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世界最大高空捕风伞成功开伞 我国风电技术迈出关键一步

央广国内 2025-11-13 00:03:48

记者11月12日从中国能建获悉,我国首个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心装备――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试验场成功开伞,完成全部预定试验内容并成功实现空中收伞,标志着我国高空风力发电技术在工程化应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全球最大高空捕风伞实验测试现场。随着氦气球缓缓升空,牵引着展开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捕风伞在空中打开,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伞梯式陆基高空风力发电项目试验取得重要进展。

世界最大高空捕风伞成功开伞 我国风电技术迈出关键一步

这个捕风伞能够在300米以上高空捕获风能再通过牵引缆绳拉动地面的发动机转动发电。此次试验分别实现了5000平方米和双1200平方米做功伞开收伞试验。

世界最大高空捕风伞成功开伞 我国风电技术迈出关键一步

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验工程现场总指挥 曹仑:我们完成了世界最大面积伞的首次开伞试验,成功采集了系列数据,为伞梯设计定型提供了科学依据。每一组数据都是未来成套装备与标准体系的基石。

高空风能作为尚未规模开发的新能源“无人区”,具有风速高、风向稳定、风能密度大等优势,蕴藏着巨大潜力。目前主要有陆基和空基两种技术路线。空基高空风力发电,是把轻型风力发电机搭载在轻量级飞行器上飞行,空中发电。此次试验的是陆基高空风力发电,是利用在空中展开的做功伞捕获风能牵引地面发电系统做功发电。

世界最大高空捕风伞成功开伞 我国风电技术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能建中电工程高级技术专家 霍少磊:超大型做功伞的成功展开,证实了伞梯式陆基高空风力发电技术路线具备实现大容量、大功率的可行性。后续我们还将进一步进行多伞放飞试验测试,计划明年底进入发电试验阶段。

新闻链接:超级风筝如何发电?

不同于“塔筒+机舱+叶片”的“旋转风车”,伞梯式陆基高空风能发电系统是由“空中组件+牵引缆绳+地面组件”组成的“超级风筝”,其核心原理是用缆绳依次串联起能够自主停留空中的多个做功伞,借着气流产生巨大拉力,拽着缆绳来回牵引地面发电机,轻松把高空风能变成源源不断的电能。其中最大的“空中捕风伞”展开面积可达5000平方米,能盖住12个标准篮球场,捕风高度最高可到5000米乃至10000米,相当于数十架风机一起叠叠乐。

相比传统的陆上风电,高空风电可节约95%的土地,减少90%的用钢量,降低30%的度电成本。仅10MW的高空风能系统,每年就能发电2000万度,可供一万个家庭一年使用。

清洁能源的“高空富矿”与中国探索

相较于海陆风能,高空风能尚属待开发的“无人区”。近年来,随着材料技术、浮空器技术、轻量化电机系统技术的发展,高空风能发电技术的价值逐步凸显,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可持续、可再生的能源解决方案。

相比低空风能,300米以上的中、高空风能具有储量丰富、风速高、风向稳定等优势,开发潜力巨大。相关研究表明,6000米高空的风能密度均值是地表风能密度20倍以上,高空中所蕴含的风能超过目前人类社会能源总需求的一百多倍。我国是世界高空风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当前我国在高空风能利用领域拥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全产业链技术与设备自主可控。未来可全面挖掘高空风电应用场景,打造三维立体多能互补能源中心,拓展产业链空间。

世界最大高空捕风伞成功开伞 我国风电技术迈出关键一步

目前,我国出台《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等系列政策,将高空风力发电技术写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