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30日消息(记者王晶)农村公路是我国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29日表示,十年来,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250万公里,截止到2023年底,中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6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形成了一条县道沟通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抵田连户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江西吉安:打造畅美公路 助推乡村振兴
让乡村的自然景观、文化底蕴与农村公路紧密对接
李扬指出,建设和美乡村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农村公路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一方面,农村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注重与村镇布局、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成为美化乡村、改善村貌的重要手段,承载了乡愁与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各地积极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提升服务水平,营造“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同时,推动农村公路与旅游融合发展,让乡村的自然景观、文化底蕴与农村公路紧密对接,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李扬还提到,通过持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如“我家门口那条路”、“十大最美农村路”以及“行在乡村、游在路上”等,农村公路及其连接的美丽乡村逐渐被更多人熟知,成为旅游风景线。
提及未来,李扬表示,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让农村公路更好、更美、更安全、更便捷,助力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重庆酉阳:“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领域直接提供约85万个岗位
李扬表示,我国农村公路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共建共治共享,共享农村公路发展成果。在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过程中,各级交通部门都注意为农民创造更多直接就业机会。
在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投资规模较大,受益面也比较广,带动能力强,吸纳当地群众的就业潜力大。为了做好吸纳就业的工作,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交通运输建设和管护领域以工代赈工作的通知》,鼓励、引导各地积极推广以工代赈;出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领域以工代赈实施指南(试行)》,进一步强化技术指导。去年,农村公路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实施项目3946个,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近9.6万人,其中脱贫户近1.4万人。
大力开发农村公路的公益性岗位。交通运输部充分发挥农村公路项目多、分布广的优势,大力开发农村公路的相关岗位,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的同时,还注重加强对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交通运输部不仅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提升他们的技能,提高就业人员的素质和岗位的匹配度。目前,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领域直接提供的岗位约有85万个。
李扬表示,交通运输部将结合农村公路的发展,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继续创造更多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就业机会。
山东德州:乡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服务农民生产生活
农村客货邮融合 助乡村振兴面临挑战多举措应对
李扬表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已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有效保障了农村客运稳定运行和畅通农村地区物流配送、邮政寄递“最初和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500个县级行政区开展农村客货邮融合业务,开通合作线路12700多条,今年上半年通过该业务运达的邮件快件数量超过9亿件。
然而,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仍面临覆盖广度深度不够、合作机制不健全、经营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为此,李扬提出多项举措:一是完善协同工作机制,引导各地交通运输与邮政、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二是健全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站点体系,拓展“客货邮”+电商、旅游、农业等新模式;三是推广应用适配装备,持续推广适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适配车型,鼓励引导县级站点应用自动化分拣、装载设备;四是继续完善保障体系,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加强经验宣传推广。
李扬强调,这些举措旨在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