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第5个“民法典宣传月”。从法治文艺演出到法律咨询“问诊”,从互动式宣讲到深入企业“法治体检”……连日来,全省各地以民法典进企业为重点,以护航民企发展、助力营商环境提升为主线,用生动活泼的方式“零距离”宣传民法典以及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近日,一场“云端直播+线下宣讲”民法典专题普法活动走进位于苏州吴江的思源科创园,汾湖高新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朱炜、江苏均锐律师事务所主任鲍传斌、江苏新涛律师事务所律师孙静组成“普法智库”,结合民法典条款与企业实际,深度解析法律风险防范要点。
现场有3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民法典问诊’连麦”活动高潮迭起。鲍传斌以“某科技公司因合同漏洞损失百万”为例,详解民法典条文,并提炼“合同签订五必查”清单,包括主体资质、权利义务、违约条款、争议解决、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孙静结合“数据泄露引发千万索赔”案例,聚焦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内容,向企业宣讲“数据合规三防线”——建立分级授权制度、签订保密协议、定期开展合规审计。
听课对象“点单”,授课人员“上菜”。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多地变传统“我宣讲什么、你听什么”为互动式“你需要什么、我讲什么”,对企业存在的法律问题及风险点“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您企业的劳动用工风险评分85分,购销合同的具体条款中存在3处‘隐形陷阱’,请您予以重视。”淮安市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收到《企业法治素养测评报告》后,主动向淮阴区司法局申请“法律托管”服务,区司法局立即指定律师服务团队为其提供为期6个月的免费法律服务。
淮安市司法局创新探索“法治素养测评+产业需求收集”方式,围绕文创版权、制造业安全、跨境电商等领域分层分类设计《企业法治素养测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26份,收集企业经营风险需求一手数据,编印发放《民营企业全流程法律风险百问百答》手册。此外,淮安组建法律护航服务队,与20家市直商会建立“一对一”挂钩服务机制,对商会企业开展“合规体检、柔性执法、法治培训”3项行动。
人在哪里,普法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普法阵地就延伸到哪里。各地针对企业需求,组织律师、普法志愿者等深入企业,提供“菜单式”普法、“订单式”宣讲,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引导和法治服务。
无锡市司法局聚焦“465”现代产业集群和“3010”重点产业链,组织实施“红律驻链”专项行动,挑选擅长民事、商事、劳动、知识产权、涉外等专业的党员律师担任“律护企业联络员”“企业法律医生”等,对相关企业每月走访一次、每季评估一次,同时编制《半导体企业国际贸易风险防范与合规管理指引》《民营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范手册》等30份法律服务指引,打通助企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南通市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现场发布一批法治惠企新举措和“法治暖新地图”。这张地图收录南通市崇川区16家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方便劳动者随时随地查询最近的“法治蜂巢”,确保10分钟内享受专业、高效、贴心的公共法律服务。
南京市江宁区组建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法治宣讲团,进商会、进企业,通过“益起普法·民企公开课”开展法治宣讲,帮助企业健全治理结构、完善风险管控、强化内部监督。
在昆山,当地司法局打造“法治金课2.0”,并将其送进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为园区近百家企业端出法治“大餐”。课程聚焦企业法治需求,推出10门精品课程,涵盖企业合规管理、合同审查、数据保护、劳动用工等多个关键领域,覆盖企业注册登记、日常经营等全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各类法律风险。
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负责人表示,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将联合工信等部门,以“法典赋能、合规强企”为主题,组织法律专家送民法典进企业,特别是重点产业链相关企业,赠送《企业全流程法律风险图谱案例》《日常生产生活典型案例汇编》,举办法治讲座、政策咨询、案例分享等活动,引导企业提高依法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将联合工商联、律师协会组建由律师、法律专家等组成的法治宣讲团,深化“千所万企”对接服务工程,创新“企业点单+部门接单”“案例微课”等普法方式,努力为民营企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