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记者 果君)近年来,“低空经济”逐渐进入大众视野。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2024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亮相……我国低空经济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低空经济是指在3000米以下,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随着低空产业爆发增长,也催生了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2024年12月23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示,6所高校申请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北京邮电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部分名单截图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关系国家战略发展的急需专业。”作为北京邮电大学“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新专业所在的未来学院副院长,顾仁涛参与并推进了专业落地的各项工作。据他介绍,未来学院的低空技术与工程是北邮重点布局建设的交叉工程类专业,由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优势师资和资源平台共同建设。特别强化低空领域无人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的研发能力,特色鲜明。
"低空技术不是单一学科,而是覆盖通信、计算、控制、机械的完整技术生态。"顾仁涛强调,北邮之所以将专业设立在未来学院,正是基于该领域的特殊性。他表示,专业将利用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结合信息通信技术特色,培养学生在低空信息传输、无人机远程监控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各学科交叉融合,通过不同的手段,共同搭建一个以信息和计算为核心,支撑各个方向低空技术发展共性的基础,培养信息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化等专业交叉型复合人才。”
据赛迪顾问预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8591.7亿元。对于相关专业的未来,顾仁涛充满期待。“低空经济产业链涵盖无人机、低空交通管理、智慧物流等领域,信息技术嵌入低空经济的各个环节,新技术是一种共性基座技术,比如低空的管理、无人机的飞行管理、集群动作、制造都离不开计算和通信。从这个角度来讲,学生的就业前景会非常广阔。”
据悉,北邮“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将于2024年9月正式招生,首批计划录取60人,他们也将成为全国首批布局低空经济人才培育的专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