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王毅、鲁比奥首次会晤,吉隆坡之会将为中美元首峰会铺路?

新浪国内新闻 2025-07-12 00:08:52
见了!王毅、鲁比奥首次会晤,吉隆坡之会将为中美元首峰会铺路?

来源:上观新闻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7月1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盟外长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会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

中国外交部证实两国外长会晤的消息。

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再次执政以来中美最高级别外交官首次面对面会谈,被认为旨在落实两国元首6月通话重要共识,同时为两国元首潜在的峰会铺路。

为何是吉隆坡?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中美外长仅在1月通过一次电话。

2月,两国外长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王毅赴纽约主持联合国安理会高级别会议,一度被视为双方会晤的机会,但结果未如外界预期。

时隔数月,为何能在吉隆坡实现会晤?

综合各方分析,或许与氛围、需求等因素有关。

首先,中美元首通话、经贸磋商取得进展,为此次会晤创造氛围。

两国元首6月再次通电话,被认为是在关键时刻的一次交流,为下一阶段中美关系定调定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通话中指出,双方应增进外交、经贸、军队、执法等各领域交流,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

此次中美外长会可视为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

特朗普上任后,以芬太尼问题等为由,将中国列为首批加征关税对象国之一,并不断加码关税,导致中美关系持续紧张。

今年5月以来,双方经过接触、谈判,先后达成日内瓦共识和伦敦框架,贸易紧张局势有所降温,为此次中美两国外长会谈营造了氛围。

其次,美方有沟通需求。

会晤前美方放风,寻求与中国外长会晤,并在努力安排。

美方有意与中方会谈或与经贸、俄乌冲突等事项有关。

虽然中美在经贸等领域达成一定共识,但关税战仅仅“休战”,90天暂停期将在下月中旬到期,届时又将迎来关键节点。

美国财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近日相继表示将与中国开启第三轮贸易谈判,时间或在下月初。

鲁比奥此次在参加东盟系列外长会期间与中国外长接触,不排除有为相关会谈创造条件的意图。

另外,按照鲁比奥的说法,美方在俄乌冲突上有所关切,需要向中方表达美国对中国支持俄罗斯的担忧。

10日,鲁比奥与俄外长拉夫罗夫在吉隆坡谈了50分钟,讨论了乌克兰危机等议题。从披露的会谈细节看,双方分歧依旧,美方称要看到结束冲突“路线图”,俄方提出通往和平的“新想法”。

再次,为更高层互动做准备。

今年6月,中美元首通电话时,习近平欢迎特朗普再次访华,特朗普表示诚挚感谢。

有消息称,美国官方正安排特朗普在今年稍晚时候率商业代表团访华。

分析认为,两国外长会面若能就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初步沟通,有助于为后续高层互动奠定基础。

此外,在第三国会晤似乎已成中美高层沟通的不成文约定。维也纳、马耳他、曼谷等地都曾“入选”。

与上述地点相似,马来西亚吉隆坡也具有中立、平衡色彩,东盟国家明确表示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较欧洲的慕尼黑、美国的纽约更合适。

对话之外有“交锋”

外界认为,两国外长会谈预计绕不过关税、高科技、台湾、南海等问题,中美将各自表达关切。

鲁比奥被视为特朗普内阁中屈指可数的建制派,但也是出了名的对华鹰派。

在任内首次亚洲行中,鲁比奥虽然寻求与中国外长会面,但明里暗里仍瞄准中国。

在10日举行的东盟—美国外长会上,鲁比奥尽管未提中国,但所谈话题却在“内涵”中国。

包括提到南海领土争端以及重申航行自由、强调美国在先进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抨击所谓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鲁比奥还表示,“印太地区”仍然是美国外交政策“焦点”,美国对该地区的注意力并未被分散,并试图向地区国家证明,美国是比中国更好的合作伙伴。

尽管没在与东盟举行的外长会上谈及关税问题,但他在会议间隙发表评论时暗示,东南亚国家可能会获得比其他国家“更优惠”的关税税率,似在消除地区国家对特朗普高关税的忧虑。

种种表态被认为有意拉拢地区国家、分化中国与东盟关系,抗衡中国在地区的影响力,以重塑美国的主导权。

在本次东盟系列外长会上,中美外长也被注意到“隔空”交锋。

当鲁比奥在大谈所谓南海航行自由与贸易不公平时,中国外长则强调地区和平与稳定,指出贸易战的危害,并表达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的立场。

曾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对话与交锋并行”可能会是未来一段时间两国交往的一种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