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亿美元!“美国狮子大开口,韩国政府犯愁”

新浪国际新闻 2025-07-16 22:37:50

【文/观察者网 齐倩】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25%的最新税率威胁,韩国着急在8月1日限期前达成协议。但韩媒《朝鲜日报》7月15日援引消息称,美方提出了让韩国“难以接受”的要求,导致谈判难以取得进展。

据透露,美国强烈要求韩国开放农牧产品市场,废除包括限制30个月龄以上牛肉的进口、严格的水果检疫条件在内的壁垒。此消息立即在韩国引发巨大争议,农业界担忧自己成为贸易谈判的牺牲品。

还有消息人士称,美国要求韩国政府设立大规模投资基金,供韩企在美投资使用,以支持重建美国制造业。据悉,此方案效仿了“美日联合主权财富基金”提议,金额规模同样高达约4000亿美元。《朝鲜日报》指出,这一天文数字相当于韩国年度国家预算80%以上,韩国政府陷入如何筹措资金的困境。

对于有关设立投资基金的报道,韩国政府网站16日发布声明回应称,“很难确认”相关事宜是否在谈判过程中讨论过以及政府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声明强调:“谈判事关国家利益,请谨慎报道。”

“美国要求韩国成立投资基金,效仿日本”

报道称,7月7日和10日,韩国代表团在华盛顿与美方代表举行两次高级别双边通商谈判。期间,美方要求韩国政府主导创建“制造业合作强化基金”,供韩企在美新建或扩建工厂,以及投资美国当地企业时使用。

一名韩国政府相关人士透露:“谈判时,韩国政府准备了包括农牧产品在内的多种非关税壁垒放宽方案,以尽量降低相互关税和汽车关税,但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专注于基金设立方案。”

《朝鲜日报》指出,这与美国此前要求的开放包括牛肉和大米在内的农牧产品市场、允许谷歌获取精确地图数据等贸易壁垒放宽措施完全不同,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在8月1日“最后通牒”逼近之际,美方新要求被解读为,特朗普想要一个可以向美国国内展示的明确成果。

有消息显示,日本方面提议的基金规模约为4000亿美元。鉴于韩国与日本对美贸易顺差规模相当,美国据称也要求韩国设立同等规模的基金。

据报道,此前,韩国政府内部传出“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提出了韩国难以接受的建议,导致谈判难以取得进展”的说法,也被认为与美国的这一要求有关。

英国《金融时报》今年5月曾援引消息称,日本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提议设立一个美日联合主权财富基金,用于对美国科技和基础设施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据透露,孙正义提议的初始资本为3000亿美元,此后增长至约4000亿美元。

根据孙正义的提议,美国财政部和日本财务省将成为联合基金的共同所有者和运营者,各自持有大量股份。联合基金将向其他有限合伙人开放投资,甚至可能向美国和日本的普通民众提供持股机会。

相当于年度国家预算80%以上!韩国政府犯愁

当地时间14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吕翰九就谈判进展举行记者会时表示:“造船、半导体、电池等企业在美投资并购买美国高科技设备,与美国期望的两国制造业合作息息相关。”

他还说:“投资或购买属于民营企业的决策领域,但政府也致力于在背后构建促进这一过程的‘平台’并提供支持……相较于单纯降低几个百分点关税的谈判,帮助美国重建制造业并为我国企业(通过进军美国市场)获取新的增长动力,这种‘正和’谈判是可能的。”

《朝鲜日报》认为,吕翰九上述表态或暗示了美国要求设立基金的内容,并被解读为韩国政府有意通过主导设立基金支持韩国企业对美进军,强化制造业合作,并推动关税下调。

报道称,有分析人士盲目乐观,称如果通过设立基金支持制造业对美投资,并以此换取尽可能降低的关税,“对韩国来说并非坏事”。他们声称,在国内市场需求达到极限、全球市场面临中国竞争的背景下,投资韩企对美进军不仅能换取关税下调,还对韩国经济的未来增长至关重要。

不过,同时有韩国专家担忧,此举可能加速韩国国内产业空心化。

“问题在于美国对韩国的期望规模,”《朝鲜日报》指出,距离8月1日仅剩半个月,面对相当于今年国家预算80%以上的天文数字的要求,韩国政府陷入如何筹措资金的困境。

报道称,考虑到韩日经济规模差异及对美直接投资额差距,对韩国政府来说,这是一个难以承受的金额。但如果提出远低于日本的规模,又难以说服美国。据悉,15日,韩国政府举行会议,讨论了适当的基金规模、资金筹措方案及投资领域。

韩国新任企划财政部和产业通商资源部部长预计不久后上任,上任后将尽早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重启“2+2通商谈判”。但《朝鲜日报》指出,鉴于美国提出的难题,谈判预计将面临困难。最坏情况下,韩媒可能无法在8月1日的最后期限前达成协议。

“韩国农牧民愤怒不已”

《朝鲜日报》称,据韩国政府多部门透露,除天文数字的投资基金外,在韩美关税谈判的过程中,美国还强烈要求韩国废除农牧产品领域的非关税壁垒,其中包括限制30个月龄以上牛肉的进口、严格的水果检疫条件,以及对大米高达513%的高关税率等。

据报道,美国认为,韩国事实上是全球唯一禁止进口“30个月龄以上美国产牛肉”的国家,若韩方放宽相关限制,将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经济效应,因此正向韩国施加强大压力。美国还声称,韩国政府对水果实施的检疫程序过于苛刻,以及对美国进口大米征收关税过高。

据介绍,2000年左右美国暴发疯牛病,2008年韩美间达成协议,设定了进口月龄的限制。美国国内甚至有报告称,如果废除这一进口月龄限制,预计将给美国带来1.1亿至1.75亿美元的额外收益。

《朝鲜日报》分析指出,在韩国之前,英国和越南与美国达成了关税协议,并决定分别进口美国牛肉以及玉米和小麦等,因此韩国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开放部分农产品市场。

一名韩国政府相关人士向《韩民族日报》表示:“美方正重点要求我们放宽牛肉进口限制,我们不得不对此加以考虑。如果我们接受了这一要求,美方可能会认为我们展现了诚意。”

但同时有担忧称,此举虽可令美国总统特朗普满意,却可能在韩国国内引发强烈舆论反弹。

目前,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和韩国农民代表已表示强烈反对。韩国农民组织“后继农业经营人中央联合会”将于16日在龙山总统室前举行集会,反对向美国开放农产品市场。

报道称,美国牛肉进口问题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人士指出:“疯牛病风波曾令政府承受巨大压力,若消费者对牛肉安全性的担忧与不信任情绪扩散,局势恐将难以应对。”韩国韩牛生产者团体“全国韩牛协会”发表声明,怒斥政府“将农牧业的痛苦与牺牲视作理所当然”。

《韩民族日报》称,相较于牛肉问题,向美国扩大大米市场开放和放宽水果检疫的可能性较低。报道解释道,如果增加美国大米进口配额,韩国还需重新协商中国、越南等其他大米进口国家的配额问题;而一旦放宽水果检疫,可能引发不可逆的病虫害风险。

14日,吕翰九在记者会上表示,针对美国提出的消除非关税壁垒要求,政府将与相关部门及国会充分协商,制定谈判方案,并计划在8月1日之前再次赴美推进谈判。

吕翰九表态称“不会为了赶时间而牺牲实际利益”,但他提到“农产品领域也需要进行战略性判断”。

《朝鲜日报》认为,这暗示韩国政府可能会拿出农牧产品市场开放的筹码。《韩民族日报》也称,这一表态被解读为韩国政府可能进一步扩大农牧产品市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