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极端高温,干旱、暴雨、洪灾也频频袭扰北半球。而正值冬季的南半球却遭遇了世纪严寒。专家警告,破纪录的极端天气已成为地球一种新的常态。
在西班牙,一些地区最高气温一度高达46℃,两个月以来,气象部门已累计发布76次红色高温预警。西班牙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全国已有1180人死于高温相关疾病。
在法国,多地气温突破40℃,热浪已导致至少2人死亡,300多人接受紧急救助。受持续高温影响,埃菲尔铁塔钢结构受热膨胀发生轻微弯曲,导致顶部区域暂时关闭。
在意大利,至少18个城市进入“高温红色警报”状态,热浪已导致至少5人死亡,而与高温相关急诊病例增加了10%,医院不堪重负。
在德国,多地气温逼近或超过40℃,德国重要的水运大动脉莱茵河由于水位持续偏低导致航运受阻。
随着热浪持续,山火也在肆虐。据欧洲森林火灾信息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欧洲今年山火面积达23.2万公顷,与卢森堡整个国家面积相当。当高温野火肆虐欧洲时,同在北半球的美国则频频遭遇罕见洪灾。
地铁调度员:乘客请注意,列车进站,但我打不开门,很不安全。
地铁变成“水帘洞”,而街上更是一片汪洋。当地时间7月14日,一场百年一遇的大暴雨袭击美国纽约及周边地区,导致交通瘫痪、道路被淹,至少2人死亡。英国《卫报》援引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受气候变化影响,到本世纪末,美国东北部降雨强度可能会进一步增加52%。而随着海平面上升和北极海冰的消退,该地区冬季风暴的破坏性也会越来越大。
北半球遭遇高温热浪之时,正值冬季的南美洲因极地高压经历了罕见严寒。寒潮自6月26日开始影响南美,并在6月30日达到最强,导致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国出现创纪录低温,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8℃。
因持续受到极地寒潮影响,7月1日,智利阿塔卡马地区亚马山口的交通被迫中断,至少180辆卡车被困在这一连接阿根廷和智利的重要国际通道上。南非东开普省6月出现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造成49人死亡,约30万人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