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组合拳”畅通城市“血脉”

新浪国内新闻 2025-07-24 09:42:41
监督“组合拳”畅通城市“血脉”

“以前开车送孩子上学得绕行,现在看着孩子自己过马路很放心!”4月20日,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B404#“断头路”通车后,靖远路街道九州大道社区居民陈先生十分感慨,这也是周边住户共同的心声。

该路南起城关区元通北路,北跨洪道至九州大道,是九州片区的交通“咽喉”,辐射周边居民、商户及通勤人群近30万。但多年以来,该路最北端与九州大道交叉处存在约1.7米断层,需对九州大道(S444#道路)进行抬高改造,工程难度大,设计方案需要多次优化,项目迟迟没有动工。这导致车辆通行困难,绕行超2公里,需耗时20分钟以上,成为群众出行不得不面对的“梗阻”。

梗阻之处,正是监督发力点。

因历史规划、征迁难度大等复杂因素,城关区存在多处道路“断头”现象,给居民出行和城市交通带来诸多不便。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为了将工作真正办到群众心坎里,城关区委聚焦“最后一公里”的民生期盼,将打通“断头路”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推进,成立“断头路”攻坚指挥部,统筹纪委监委、住建、城管、街道等多方紧密协作,构建起“监督—决策—执行”的联动机制。

为了系统推进“断头路”贯通工程监督工作,城关区纪委监委双线发力,一方面压实主体责任,联合区住建局全面摸排辖区“断头路”底数,逐一分析形成原因、改造难点和贯通可行性,协助区委制定年度攻坚清单;另一方面立足职能定位,紧盯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对相关责任方履职情况进行全周期、全过程、近距离监督,进一步跟踪问效。

其中招投标就是打通“断头路”项目建设中的关键一环。

“针对项目建设资金密集、时间跨度长等情况,我们对项目建设招投标进行全过程跟进监督。”区纪委监委联系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城关分中心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纪检监察组聚焦标前、标中、标后三个阶段精准开展监督。标前,对流程合规性审查监督,审核招标方案,防止以“邀请招标”规避公开竞争;落实审批备案监督,检查招标项目是否按规定完成立项、审批及备案手续。标中,对开标与评标现场“驻点”监督,监督评标委员会组建是否合规,是否按照要求随机抽取评标专家、是否存在利益关联。标后,做好结果核查与问题追溯,受理违规招投标举报,调查核实是否存在串标、围标等行为。

项目建设过程中,征迁安置则是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

在B650-1#“断头路”征迁安置过程中,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压紧压实牵头单位主体责任的同时,也推动多部门协同作战。

该路连通东岗西路与南河南路,是串联商业、医疗、教育资源的“黄金通道”,问题复杂,征迁难度大。为有效防范征迁廉政风险,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派驻区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拱星墩街道纪工委一体联动监督,推动属地街道加大补偿安置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在项目前期摸底、征求意见及签约期间,通过上门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保障征迁工作透明度。

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讲到底。

“征迁过程要做到程序公开、选择评估机构公开、评估结果公开、安置房选房公开、签订补偿协议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区纪委监委派驻区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下发工作提示,要求严格对照政策和补偿标准,每一份协议的签订都必须经过经办人、组长、现场负责人、法务、审计、项目负责人审核,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和违法乱纪行为。

城关区纪委监委紧盯项目建设进度,动态更新监督台账,对推进缓慢的项目路段标注“红黄绿”预警,开展差异化监督。同时,紧盯项目建设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深挖细查项目建设背后的责任、作风、廉洁问题。

多方发力之下,群众出行的满意度也在持续提升。2024年以来,城关区共打通“断头路”14条,有效提升了居民出行便捷度,改善了区域道路状况。路通了,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也活了。从“远途绕行”到“步行直达”的时间节省,从“泥泞坑洼”到“硬化平整”的出行改变,“断头路”工程真正赢得了群众口碑。

打通“断头路”只是第一步,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让群众享受更便捷的出行。这就需要纪检监察机关更加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利民之事。

有市民通过12345热线反映:“路通了以后,上下班通勤时间缩短很多,希望能在元通大道增设公交线路,设置站点,这样出行会更方便。”

接到群众反映后,靖远路街道纪工委积极对接兰州公交集团,推动属地街道协助收集辖区居民对新增路线的诉求、分析既有线路覆盖盲区、评估拟新增路线的道路通行条件以及调研沿线公交站点设置的可行性。不久,85路、108路公交车增设元通大道中段和元通大道南口2个公交站点。

打通“断头路”,也铺就“幸福路”。

元通大道中段公交站附近便利店王老板算了一笔账,“现在路通了,公交站点也设了,进货成本降低了,店里客流量涨了得有四成,我们沿街商铺的生意好了不少!”(宋倩倩)

环环相扣监督背后的启示

从“绕行2公里”到“步行5分钟”的出行改变,从“生意难做”到“客流回暖”的活力迸发,背后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为民的努力转化为群众出行满意度的生动实践。

为加快“断头路”贯通速度,城关区纪委监委“攥指成拳”凝聚监督合力。在派驻机构集中办公后,健全完善片区协作机制,将委机关8个纪检监察室、4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和25个街道纪工委,划分为4个片区协作组,“一盘棋”统筹日常监督,通过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持续提升监督执纪效能。

为提升打通“断头路”项目建设的监督精准度,城关区纪委监委深化嵌入式监督,聚焦立项审批、招投标、征地拆迁、施工验收、征集民意等关键环节,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监督台账,采取列席会议、现场勘察、查阅施工资料、随机访谈等方式,下沉监督、靠前监督、跟进监督,精准发现打通“断头路”项目建设中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一条条“断头路”的打通,不仅畅通了城市道路交通,更聚焦群众关切的出行难点问题精准监督发力,以实实在在成效回应群众期待,让群众看到出行新变化、获得真实惠,赢得群众口碑。(城关区纪委监委驻区政府办公室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何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