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患者为了缓解腹泻,干吃蒙脱石散,结果差点窒息,这一经历引发广泛关注。
据了解,患者服药时为图省事,本该冲水服用的蒙脱石散,他干吃粉剂后,想喝汤送服。结果蒙脱石散刚放进嘴里,粉剂直接扩散到整个咽喉和鼻腔,患者自述窒息大概3秒。
那么,为何干吃服用蒙脱石散会导致窒息,蒙脱石散应该如何正确服用呢?
从治疗腹泻的散剂药品蒙脱石散的外包装上可以看到,它的“用法用量”一栏明确指出,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 孔宪伟:蒙脱石散是一种硅酸盐类矿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吸水性和膨胀性。干服时,蒙脱石就会吸收口腔和咽喉中的少量唾液,形成一种团状物,像水泥糊一样,能够堵塞我们的食道和咽喉,因此不推荐进行干服。
那么,蒙脱石散应该如何正确服用呢?
孔宪伟介绍,蒙脱石散在服用的时候,用温水冲服50毫升左右比较适合,同时要进行均匀搅拌。冲调后如果没有及时服用,要在下一次服用之前重新均匀搅拌。对于体质较弱人群,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年龄,制定补液治疗方案:
对于轻度、中度脱水,使用口服补液盐就可以;
对于重度脱水患者,要及时就医,并且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闫盈盈:蒙脱石散已经上市50多年,是临床常用的止泻对症药物。这个药物本身是安全的,错误的服用方式才是引发它风险的本质原因。因此在临床用药时,要谨遵药品说明书,保障用药安全。
采访中,专家告诉记者,蒙脱石散不仅需要空腹服用,而且还要注意和抗菌药物等其他药品联用时,最好间隔一段时间,以免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散剂药品错误服用都可能存在风险
散剂是指药物经过粉碎混合均匀之后,制成的干燥粉末状的固体药物制剂,蒙脱石散就属于散剂。
那么干吃蒙脱石散会窒息,这在散剂药品中属于个例吗?散剂药品应该如何服用?还有哪些常见的服药误区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孙哲:蒙脱石散干吃导致窒息并不是个例,不仅是蒙脱石散,所有的散剂药物错误服用都可能存在风险。散剂药物剂型的特点是粒径小、颗粒细腻、吸湿性强,如果口服的散剂直接干服,到了口腔咽喉部就会遇到唾液和水,会急速膨胀或者结块,导致不易下咽。另外,因为颗粒小,极容易吸入呼吸道,进入呼吸道后会增加气道阻塞风险,导致刺激性咳嗽,甚至气管痉挛,产生窒息感。
闫盈盈介绍,散剂是一种古老的剂型,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相应的记载。散剂是指,药物经过粉碎、混合均匀之后,制成的干燥粉末状的固体样制剂。
采访中,专家告诉记者,服用散剂药品应该“先放水,后放药,搅一搅,快喝掉”。
先放水,一般是指50毫升的温水。
后放药,要把散剂均匀地在水中溶解。
搅一搅,让散剂均匀分布。
快喝掉,强调快,溶解之后,如果放置过久,散剂可能会沉淀、浑浊,上层液和下层液的浓度就会不同。
如果散剂有挂杯的情况,可以用10~20毫升的清水再涮一涮、都喝掉,使本次服药有一个完整的剂量。
此外,专家还提醒大家,不仅是散剂,一般来说,大多数服用药物都尽量避免干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闫盈盈:口服散剂应该避免干吞药粉,不仅是散剂,其他口服的药物包括胶囊片剂也应该避免干吞。因为如果干吞,药品或散剂的粉末很容易附在口腔和食道上,导致药物不能顺利进入胃部,影响药物吸收。此外,由于散剂粉状非常细腻,有可能会引起窒息、呛咳,引发不安全的风险问题。
夏天腹泻多发 当心止泻药服用误区
眼下正值盛夏,很多人喜欢吃生冷的食物解暑,出现腹泻的概率也明显升高。为此,不少家庭都会常备一些止泻药品。那么,常用的止泻药有哪些?应该如何正确服用?有哪些误区需要警惕当心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孙哲:除了蒙脱石散外,家庭常备的腹泻药物比如口服补液盐、益生菌等,因为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有可能是病毒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细菌引起的,所以建议在家不要盲目自行服用抗菌药物,像黄连素之类的,尤其是对于儿童、孕妇、老人这些特殊人群。另外,对于腹泻早期的患者,建议不要过早服用止泻药,因为这类药物可能延缓病原体排出,反而延长病程。
夏季暑期是外出旅行高峰,专家提醒公众,外出使用腹泻药时,可以选择便携且无需冲泡的止泻药,但要注意储存条件和有效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孙哲:如果外出旅游时发生腹泻,最主要的就是补充水和电解质。我们可以带一些口服补液盐,选择性带一些比较便捷的药物,像蒙脱石混悬液,这类药物不需要冲服,摇匀后即可服用。如果用药过程中出现血便、高热,或者服药后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此外,专家强调,夏季外出,预防腹泻比止泻更为重要。大家在外时,除了需要注意用餐卫生,还要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出现“旅行者腹泻”。
对此,药师闫盈盈建议:
不洁不饮,不干净的水、生水不要饮用;
不熟不食,生的食物不要吃;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以免出现“旅行者腹泻”。
(总台央视记者 张芸 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