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全国对外开放口岸达311个 口岸布局持续优化

央广国内 2025-08-25 18:05:0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25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口岸布局持续优化,智慧口岸建设加速推进。

“十四五”期间,口岸布局持续优化,新增对外开放及扩大对外开放口岸40个,截至目前,全国对外开放口岸达到了311个。

全国对外开放口岸达311个 口岸布局持续优化

海关总署党委委员 办公厅主任 张宝峰:现在的水运口岸已经达到了125个,承担了我国外贸进出口货量的90%以上;空运口岸达到了85个,分布在全国各地。陆路口岸超过101个,目前我国能够提供自驾游服务的边境口岸已经超过28个。总的来看,我国“东中西协同、海陆空联动”的口岸格局日趋完善。

全国对外开放口岸达311个 口岸布局持续优化

2024年,全国的水运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过了43亿吨,比“十三五”末增长了一成,航空口岸增长超过17%,陆路口岸增长超过19%。便捷畅通的口岸通道让更多“中国制造”加速走向世界,也让更多“全球好物”快速进入中国市场,更好地服务百姓需求。

筑牢国门检疫防线 口岸防控能力提升

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还介绍,“十四五”以来,海关筑牢国门检疫防线,初步建立了全天候疫情监测网络,已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关总署副署长 赵增连:“十四五”以来,海关累计发布预警通报、疫病公告150个,涉及46种传染病,发挥了口岸防疫“预警机”作用。我们对进境人员检疫超过六亿多。另外,对进境3亿交通运输器具实施卫生检疫,截获了病媒生物525万只,有效防范了30余种虫媒传染病的传入。

全国对外开放口岸达311个 口岸布局持续优化

“十四五”以来,全国口岸新增配备快速检测、基因测序等设施设备2100余台,新建立标准80多个,以“多病同检”支撑“多病同防”。电子申报、智能测温、远程流调等先进手段得到了推广应用,30个口岸被世卫组织考评为国际卫生港,口岸防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总台央视记者 张萍 叶奂)

相关推荐
滚动更新|“红月亮”现身!记录月亮“变脸”全过程 新闻  央广国内 ⋅  3阅读 ⋅  2小时前
小卫星星座已具规模 “云遥一号”系列卫星预计明年底前发射90颗 新闻  央广国内 ⋅  3阅读 ⋅  2小时前
香港特区选委会界别分组补选顺利举行 新闻  央广国内 ⋅  3阅读 ⋅  2小时前
专访丨媒体智库应共同讲好全球南方发展壮大的故事――访埃及内阁信息与决策支持中心官员哈迪贾 新闻  央广国内 ⋅  5阅读 ⋅  5小时前
全球媒体聚焦|“中国已成巴西咖啡出口商的‘希望之光’” 新闻  央广国内 ⋅  5阅读 ⋅  5小时前
海外人士谈抗战|专访:“美中当年并肩作战的历史仍在激励我们前行”――访杜立特行动美军飞行员后代威廉・罗斯・坎滕伯格 新闻  央广国内 ⋅  5阅读 ⋅  5小时前
中国援助阿富汗首批抗震救灾物资交接仪式在喀布尔举行 新闻  央广国内 ⋅  4阅读 ⋅  5小时前
通讯丨花椰菜种子见证中巴农业合作 新闻  央广国内 ⋅  6阅读 ⋅  5小时前
全球t望丨加蓬媒体: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意义重大 新闻  央广国内 ⋅  6阅读 ⋅  5小时前
海外人士谈抗战丨专访: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访亚美尼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阿瓦基扬 新闻  央广国内 ⋅  5阅读 ⋅  5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