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独家 / 正文

生态环境部: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超90%

央广独家 2025-08-26 21:29:33

央广网北京8月26日消息(记者汪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七个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重点湖泊的排污口整治。8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蒋火华表示,《实施意见》印发以来,生态环境部围绕现存排污口“怎么治”、新设排污口“怎么审”、日常排污口“怎么管”,深入推进排污口排查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生态环境部: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超90%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汪宁 摄)

蒋火华介绍,出台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溯源、整治等14项技术标准,明确整治销号要求,推动所有地级市拿出整治方案,系统施治,实现“整有序、治有标、溯有方、管有法”。

此外,排污口违法违规设置、污水直排混排等问题是排污口整治重点,也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痛点、堵点。生态环境部一手抓支持帮扶,协调中央财政安排超过31亿元,支持8000余个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汇编案例提供实操指引。一手抓示范引领,鼓励地方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如重庆依托建立在线感知智慧监管体系,推动排污口整治从“末端治理”到“全线管控”,实现污水入管网、清水入江河。

蒋火华表示,整治效果好不好,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不到位。生态环境部利用天空地一体化监管手段,探索“云解译、云诊断、云预警”非现场监管新模式,提高问题发现本领。将突出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警示片拍摄予以曝光,倒逼各方把责任扛起来、把问题改彻底。经过努力,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超90%。但一些排污口整而不改、改不到位、不重实效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蒋火华介绍,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重点深化三方面工作。一是“全域治理”,让大小河湖都洁净。聚焦江河支流、小微水体,集中整治工矿企业违法偷排口、汛期城镇雨洪排口、涉农排口等,真正实现“从大江大河到涓涓细流”的全方位治理。二是“智慧监测”,让监测数据显身手。构建“规上排口实时盯、其余排口动态查”的分级监测体系,让排污行为全显形。加强快速排查溯源监测等技术研发,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三是“标本兼治”,让长效机制管长远。构建“天上看、云端核、地面查”一体监管模式,对合规单位“无事不扰”,对偷排偷放“应查尽查”。同时通过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推动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实现从“被动整治”向“主动防控”转变,让排污口成为守护河湖健康的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