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独家 / 正文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提质焕“新”!我国能源转型“逐绿”前行

央广独家 2025-08-27 20:00:25

今天,我们从用“电”说起,这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近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在总结这五年新能源发展的特点时,其中提及“更高”,“电量占比更高”。今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的增量超过了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也就是说,用电量新增部分都是通过“风吹、日晒”获得的。

“风吹、日晒”是很形象的说法,分别指的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也正是“风吹、日晒”产生的电能,满足着我们新增的用电需求。

“十四五”以来,我国持续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风电光伏成转型“主力军”。不知大家是否曾留意到,无论是在广袤的戈壁滩、辽阔的海岸边,还是在宁静的乡村田野,那片“光伏蓝”与错落的“风车阵”早已随处可见。如今,全国已有700多万个家庭当上了光伏“房东”,享受到绿色能源带来的红利。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新能源空间布局更优。“沙戈荒”成为“十四五”新能源建设的新阵地,新增装机超过1.3亿千瓦,昔日的不毛之地变为了“能源绿洲”。海上风电成为新引擎,新增装机超过3500万千瓦,为沿海省份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风光发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的占比由2020年的9.7%提高到2024年的18.6%。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既为能源结构的深度调整筑牢根基,也让“清洁低碳”的电力供应图景愈发清晰。能源转型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键,而风光新能源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正因如此,新能源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它已不再是对传统电力供应的简单补充,而是逐渐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关注的是,近十年来,中国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

风电等新能源之所以能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比如,“十四五”时期,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在诸多新技术的带动下,光伏板转换效率更高了,风机能捕捉到更弱的风。现在,像青海这样能让新能源“挑大梁”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同时,我国陆上风电平均投资建设成本和陆上光伏平均投资建设成本也在持续下降,陆上风电已降至每千瓦4000元左右,陆上光伏降至每千瓦3000元左右,新能源度电成本在“十四五”初期平价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新能源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十四五”以来,面对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能源形势,我们端牢能源饭碗,走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之路,为世界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能源发电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是中国能源发展之路的延续,也是中国方案的具体承载,未来将持续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中国动能。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提质焕“新”!我国能源转型“逐绿”前行

晶采观察,下期见!

编审:伍刚

统筹:王薇 赵净 刘娜

记者:王晶

拍摄:沈杰辉

剪辑:罗懿薇(实习)

设计:王仁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