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8月份,全国生猪价格连续四周下降,进入9月份,生猪价格走势如何?来看记者在山东的探访。
在山东德州临邑县,赵林伟的养殖场有存栏生猪4000多头,近一个多月,他连续出栏了四批肥猪,共计680头。
据养殖户介绍,每年9月份以后天气转凉,加之国庆中秋传统消费旺季临近,生猪市场也会随着猪肉消费增加而回暖,但今年9月份需求量环比增加10%左右,但价格依然出现下降,主要是因为生猪产能阶段性供应偏高,叠加集中出栏,造成生猪供应大于需求。
据了解,当地生猪养殖成本在每斤7.1元左右,由于生猪价格走低,养殖户通过降成本、实行精细化管理抵御风险。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9月份第二周,全国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4.1元,环比下降1.3%,同比下降29.7%。
福建霞浦:东海开渔 “第一网”海鲜深夜抵港
福建省宁德市的霞浦县海洋资源丰富,17日晚上,今年东海全面开渔后的“第一网”海鲜陆续归港。码头灯火通明,满载而归的新鲜渔获直抵市场、餐桌。
在霞浦县古镇码头,晚上11点多仍然灯火通明。这是因为东海全面开渔之后的第一批渔获就在刚刚抵达了岸边。现在停靠在岸边的这样一艘船其实是一艘货物运输船,它就像是一个快递员一样,把海上各艘渔船捕捞到的新鲜渔获来统一收集起来,在第一时间运往岸边。
渔获物运输船也被称为“过鱼船”,它的主要任务是在海上把捕捞船的渔获集中起来运回码头,既能减少捕捞船舶往返渔场和码头的时间,还能在海上完成冰鲜、速冻、打包等环节,新鲜渔获一靠岸便可直接卸货、装车,发往各地市场。
据了解,随着东海全面开渔,各大市场的海鲜供应量将逐渐增加,常见品类的海鲜价格预计稳中有降。
福建连江:大黄鱼开始捕捞上市
眼下,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渔民在深远海养殖的大黄鱼开始陆续捕捞上市,预计总产量可达千吨以上。
在福州市连江县定海湾海上牧场,一个个智能化养殖平台分布在海面上,渔民们手持网兜,将一条条成品大黄鱼捕到筐中。
记者了解到,该养殖平台配有水质监测、视频监控等智能化设备,渔民在岸上就能了解海上养殖情况。这里生长出的大黄鱼肉质紧实、味道鲜美,备受市场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当地相继投放了11台深远海养殖平台,目前,这些深远海养殖平台陆续进入丰收季,预计总产量可达千吨以上。
江苏连云港:渔船满载而归 海鲜价格明显回落
9月16日,江苏连云港千余艘渔船扬帆出海,17日,首批回港渔船满载而归。海鲜价格如何?一起去看一下。
17日,在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中心渔港,数十艘渔船陆续靠岸,工人们忙着将新鲜的海产品分拣、装筐、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在连云港赣榆区的大型海鲜批发零售市场,第一批开海海鲜已摆在显眼位置,梭子蟹、皮皮虾、带鱼等新鲜海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选购。
此次“全面开捕”又称“大开渔”,所有渔船都可下海作业,捕捞范围更广。随着海鲜大量上市,价格也随之回落。目前市场上梭子蟹、带鱼等海鲜种类齐全,价格较开海前下降了三到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