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8日消息(记者王晶)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十四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交出亮眼答卷,从织密农村交通网,到构建智慧高效的运输体系;从定制客运、夜间公交满足个性化需求,到推进适老化改造举措守护“特殊”群体,我国“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强劲动力。
本期《做客央广网》邀请到了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高博,分享“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
贵州黔西:“四好农村路”串起田园好风光
织密交通网
――超半数建制村实现村村通公交
近年来,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数据显示,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54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76万公里、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63个,交通运输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我们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农村和偏远地区交通通达深度明显提升,乡村全面振兴的交通基础进一步夯实。”高博说道。
高博介绍,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64万公里,实现了全国3万多个乡镇和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历史。小汽车开进了乡村“最后一公里”,乡亲们外出务工、返乡探亲更加方便舒适。
在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方面,高博表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推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实施农村班线公交化改造,推动城镇化水平不高的地区综合采取“客运班线+预约响应+区域经营”的方式,全力做好农村地区群众出行保障。目前,全国乡镇和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超半数的建制村实现村村通公交,“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成为现实。
除此之外,物资流动也更加顺畅。“我们积极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村村通客车的网络优势,利用客车代运邮件快件或者发展货运班车,配送时效提高了、成本降低了,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最先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解决。”高博介绍,目前,全国1500余个县级行政区开展农村客货邮业务,累计开通合作线路1.3万余条,每年通过农村客货邮运送的邮件快件超10亿件。
高博透露,后续将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到2027年具备条件的县级行政区实现客货邮全覆盖。
小朋友拍摄“复兴号”高铁列车模型
“智能”添动力
――将大力拓展“人工智能+运输服务”应用场景
“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部以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发展为牵引,大力发展旅客联程运输、货物多式联运,有力保障人员货物的高效流动,彰显着中国繁荣发展的强大活力。
一是综合交通保障能力更强了。高博介绍,我们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4.8万公里)、高速公路网(19.1万公里),高铁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全国90%的县城实现30分钟上高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保障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3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网约车城市出行。
二是联程出行体验感更好了。统筹推动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推动全国80多个枢纽城市、2000多条线路实现空铁联运,40多个铁路枢纽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实现单向或双向互认,80%的新建客运枢纽平均换乘距离不到200米。“一次购票、一次支付、一票通行”加快实现,出行效率大幅提升。
三是货运物流效率更快了。大力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多式联运1小时换装率超过85%,“十四五”期间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约15%。超1500个县级行政区开展农村客货邮融合业务,农村物流上下行网络更加畅通。全国平均每天运送货物超1.6亿吨、揽收快递4.78亿件。
下一步,高博表示,将持续深化综合运输服务改革,大力拓展“人工智能+运输服务”应用场景,为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持续奋斗。
北京丰台站夜间摆渡车开通
服务暖民心
――为深夜归家的都市人做好出行保障
“延长地铁运营时间,开行夜间公交,为深夜归家的都市人做好出行保障,为'夜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针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出行需求,“十四五”期间运输服务在个性化、便捷化等方面不断创新。高博介绍,我们积极推动80多个枢纽城市空铁联运覆盖,40多个客运枢纽实现铁路与地铁安检互认,旅客联程出行更加便捷。全国出租车135万辆,网约车290万辆,群众“打车难”问题有效缓解。投放共享单车983万辆,群众日常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有效解决。
在自驾出行服务保障方面,记者了解到,全国约有90%的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累计建成充电停车位6.2万个,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到了98.4%,有效缓解“里程焦虑”。针对高峰易拥堵,实行节假日“一段一策”疏堵保畅措施,高峰时保障了单日7000万次以上车辆通行,相当于日常通行量的2倍。
在品质化出行方面,交通运输部大力推进智慧出行,联网售票、电子客票、无感安检、刷脸出行等普及应用,“无纸化”出行成为常态。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占比达83%、40%、90%。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4500余条,1.3万个公交站台实施适老化改造,5000余座地铁车站实现上下车无障碍全覆盖,325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均开通95128约车服务电话或网约车“一键叫车”服务,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出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准确把握群众出行需求变化,努力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