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本质是生命安全与健康保护教育,更是学校、家庭共同的重要责任。
9月16日,一则“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女生在宿舍分娩”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引发广泛关注。
甘肃一职院女生在学校宿舍分娩
据媒体报道,9月16日,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女生在宿舍生孩子,失血过多,医护人员赶来救助。
相关视频画面显示,现场先有一名婴儿被抱出宿舍,随后一名成年人被多名医护人员抬上担架,周围有不少学生驻足围观。
学生被送医(视频截图)
学校工作人员回应,大人小孩都平安,学生则在住院接受治疗,其家人已到医院,学校正在调查此事。
有记者从兰州急救部门获悉,该部门接到校方的求助电话后,立即安排救护车和医护人员赶到学校,将大人和小孩送到医院。接诊医院工作人员称,该学生的家属正在病房陪护,拒绝探视。
当地教育厅、妇联发声
9月17日,甘肃省教育厅工作人员称,学校发生这类事件,教育厅相关部门会安排专人介入,指导调查和处置工作,建议公众关注后续通报。
甘肃省妇联权益部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妇联联系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询问是否需要提供心理辅导、法律咨询等方面的帮助,学校婉拒了。目前,学校还在调查处理阶段,又涉及学生的隐私,可能不便让妇联介入。妇联会持续跟进该事件,随时可联系心理专家、律师等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帮助。
副校长:全员反思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马万锋说,学校救治比较及时,现在母子二人身心状态良好,学校在管理上有缺陷,已经召开会议并全员反思,今后将不断加强管理。
女生在宿舍分娩令人揪心。人们不禁追问,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监管主体,学校对学生的身体变化、情绪异常为何毫无察觉?可见在校园日常管理中,缺乏对学生身心健康足够的关注与关心。家庭的教育与关爱显然也是缺位的,再加上女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最终导致了事件的发生。
这背后还反映出是科学性教育的缺失。一些家庭中,父母刻意回避与孩子谈性,缺乏沟通导致孩子在最需要指引和帮助时孤立无援;部分学校的生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缺乏避孕知识、身体自主权和有效求助途径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也未能建立起让学生敢于倾诉、获得保护的机制,使得陷入困境的学生因害怕处分或议论而选择沉默。
“性教育缺失”
对此,网友们表示,“加强学生的性教育,学校和家长都需要迈出这一步”、“树立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每一条新生命的诞生,都应当始于爱、知于理、终于责。”
性教育本质是生命安全与健康保护教育,更是学校、家庭共同的重要责任。为此,学校要不断完善健康教育与管理机制,家长更要主动搭建沟通桥梁,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为广大青少年构筑更加科学、包容的保护网,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来源:央广网综合极目新闻、中国青年报、网友评论等
本期编辑:毛嘉淇 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