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新浪国内新闻 2025-09-24 04:32:14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9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教育部副部长熊四皓、教育部副部长杜江峰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新华社记者王鹏、魏冠宇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3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服务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五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怀进鹏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校内教育和校外实践双向发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并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已经形成。通过持续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1885万教师已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基础力量。

教育部副部长杜江峰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大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在教育家精神激励下,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出新的风貌。”他说。

学生身心健康是每个家庭的热切期盼,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我们实施了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动各地增加体育课、体育课后服务和大课间,推动课间活动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说,“从目前监测情况看,近几年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总体水平稳中有升。”

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发布会上,怀进鹏列举了多个数据,“在世界范围内作比较,中国已经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为孩子们平等接受教育提供了坚强保障。”

聚焦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我国实施优质高校本科生招生扩容计划,让更多学生得以进入高水平大学;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考生实施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累计录取123.5万人。

在学生资助方面,我国实现了各学段、各级各类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每年惠及学生约1.5亿人次。

“为了让残疾儿童‘同在蓝天下、共圆读书梦’,我们坚持特教特办,通过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解决残疾儿童上学问题,截至2024年底,全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王嘉毅说。

“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一直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一直是我们的永恒追求。”怀进鹏说。

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生命科学、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十四五”时期,高校在不同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教育服务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统计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持续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成效显著,培养全国超过50%的硕士、80%的博士,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涌现出一批挑大梁的优秀人才。”怀进鹏介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五年新增了63所职业本科学校,52所普通高校开设了职业本科专业。围绕区域和产业发展重点优化布局结构,我们组建了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升技能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教育部副部长熊四皓说。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数字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时代浪潮。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建成了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7亿多学习者、世界规模最大而且高质量的智慧教育平台,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

杜江峰介绍,下一步,将围绕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

“我们同18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教育合作交流,与6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4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合作办学。”熊四皓说,“从基础教育领域的姊妹学校,到职业教育领域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到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各个层面的交流活动,让中外青少年双向奔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中国在数字与人工智能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教育正在以更高质量、更加开放、更有担当的姿态,成为世界教育的重要力量。”怀进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