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又是一年好“丰”景 为每一分耕耘点赞

央广国内 2025-09-24 23:03:54

秋分时节,瓜果飘香,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山东招远大户陈家村张灯结彩,共庆五谷丰登!今年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山东烟台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拉开帷幕。据统计,全国各地累计开展3000多场次庆丰收活动,线上线下结合,城乡融合互动,吸引数亿人次关注参与。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又是一年好“丰”景 为每一分耕耘点赞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眼下又是丰收在望,中国人饭碗端得牢牢的,心里那叫一个踏实。秋色为伴,丰收正好,喜悦的同时更深知这份“沉甸甸”来之不易。因为丰收的底色,是农民们汗水浸润的“耕耘之力”。有人说,农业生产就是唱“四季歌”。从江南鱼米乡到中原黄土地再到东北黑土地,冬去春来夏至,农民们按照时令辛勤耕耘,农业生产一环扣一环、一季接一季。农业生产“四季歌”的背后,是确保粮食稳产丰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决心。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又是一年好“丰”景 为每一分耕耘点赞

丰收靠“力”也靠“技”,农业科技的“创新”引擎正给中国大地带来蓬勃活力。在安徽省桐城市新渡镇老梅村,82岁的老奶奶戴淑英熟练“玩转”无人机帮孙儿照看田地。“我跟大孙子学的,大孙子管六七百亩地特别忙,我给他帮帮忙,这一点小事,轻巧!”一句“轻巧”不禁让大家为老奶奶的学习能力点赞,也感受到农业含“科”量提升带来的便利。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像戴奶奶家这样的“新农人”正活跃在希望的田野上,无人机、大数据等新手段在他们手里玩得“轻巧”,这正是科技助农兴农最真实生动的写照。

丰收的亮色,还在于乡村产业振兴,我们的农村农民有了不同往日的新风貌。“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力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现在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去年全国休闲农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了9000亿元左右。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们不仅是土地的守护者,还是生活的艺术家。这些年来,“村BA”“村超”“村晚”频频登上热搜榜,这些诞生于乡村田野的体育赛事、文化展演,已然成为现象级文化符号。过去一说到农民,你可能更多想到的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如今,无论“村超”“村BA”赛场上的飒爽英姿,还是“村晚”“村歌”舞台上的激情澎湃,都为中国农民这个伟大的名字,增添了更多时代的注脚。

回到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现场,农民登台发丰收喜报、晒美好生活,电商平台组织主播热情带货,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乡村特色美食,戏曲展演乡韵悠长,农民群众驻足欣赏、喜笑颜开……丰收的美好,不仅呈现在每一个农民的脸上,也呈现在我们丰盛的餐桌上,呈现在幸福的生活中。从“村BA”的热闹赛场,到乡村游的欢声笑语,再到新农人的忙碌身影,中国农民丰收节让我们看到,乡村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模样,它正以全新姿态拥抱时代,成为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田野。

(文丨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