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这项重要宣示,有三点值得关注

新浪国内新闻 2025-09-25 01:32:04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白云怡 马彤 陈庆瑞]当地时间9月2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相关活动时表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这一重磅表态引发世界关注。中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意味着什么?又会如何影响世贸组织改革和全球贸易格局?《环球时报》记者就此采访多名贸易领域专业人士。

“中国目前享有的发展中成员特殊和差别待遇不受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水清24日告诉《环球时报》,中国这一宣示绝非某些舆论所曲解的“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或“全面放弃权益”,而是一次精准、有限且自主的政策调整。

她解释称,首先,中国这一决策的范围限定于“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国的承诺明确指向“新”的谈判。这意味着,中国在过去所有已达成并生效的WTO协定——如《农业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等——中所享有的所有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将完全保留。中国不寻求的是在尚未开始的且要求获得额外差别化待遇的谈判中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权利。

“同时,这一决策不影响中国现有权利和法律身份。中国在WTO中的发展中成员身份没有改变。中国将继续有权以发展中成员身份参与WTO所有事务。”她表示,此外,“不再寻求”而非“被动放弃”。这一决策是中国的主动行为,从一个“规则的适应者和权益争取者”转向“规则的共同塑造者和责任承担者”。

据世贸组织的原则规定,发展中成员可以在市场开放和规则谈判上享受特殊与差别待遇,主要包括增加贸易机会、保障利益、维护政策空间、享受过渡期、获得技术援助、给最不发达国家的特别灵活性等六方面。

据媒体公开报道,世贸组织秘书处统计显示,世贸组织现有协定共有157条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其中9条仅适用于最不发达国家。这些条款大多数没有强制约束力,少数实质优惠涉及少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少开放服务部门、享受一定期限实施期等。同时,发展中成员身份不意味着发展中成员自动享受完全相同的特殊与差别待遇,具体享受的权利由谈判结果决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国际贸易系教授崔凡24日同样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方此次并非放弃所有特殊与差别待遇,而是在目前和未来世贸组织谈判中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这并不改变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因为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是世贸组织规则下“自指定”机制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议定书所确定的,且中国目前人均GDP与发达国家仍有明显差距。同样,它也不影响中国在世界银行、巴黎协定等其他国际组织或条约中作为发展中国家所享有的权益。

他表示,这意味着中国目前享有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将不受影响。“例如在农产品国内支持方面,中国享有8.5%的微量支持灵活度——这一数字高于发达国家的5%,但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10%——这类既有安排将继续保留,对保障我国农业安全非常重要。”

“展现大国担当,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与规则塑造力”

多名贸易领域专家在采访中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方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是中国基于自身发展成就和国际形势变化,所做出的一项体现大国责任与战略自信的重大决定,它释放出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谈判、促进全球合作的重要信号,也显示出中国愿意为全球经济治理作出更大贡献的决心。

国际贸易专家、天津市委党校副校长丛屹2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当前世界贸易局势复杂多变、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经济全球化不可逆,明确支持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并主动提出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不仅体现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超大规模市场的大国担当,也显示出中国将通过开放和包容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经济总量和制造业规模远超一般发展中国家。尽管人均收入仍处于中等水平,内部发展也不平衡,但中国整体经济体量已具备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能力。”杨水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

她认为,此举也将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与规则塑造力。通过主动采取这一姿态,中国意在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仅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和建设者。这有助于中国以更平等、更具建设性的姿态参与乃至引领新规则的制定,使未来全球经贸规则更能反映其利益和理念。

崔凡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已通过实际行动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这些都是中国践行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包容性全球治理的具体举措。

他同时分析称,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承诺“不为自己”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但坚决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维护其应享有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权利。中方认为,这正是多边贸易体系普惠包容的核心原则。作为发展中大国和“全球南方”的重要一员,中国将一如既往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中国的立场是稳健、负责任的,既体现自身发展阶段提升带来的底气,也展现出其推动国际体系向更加公平方向发展的格局。”

“为长期停滞的世贸组织改革注入动力”

在中方相关决定宣布后,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24日发表声明,对中国这一决定表示欢迎。声明表示,这是世贸组织的转折点;中国的决定体现了对更平衡、更公平的全球贸易体系的承诺,为世贸组织改革发出了强有力的支持信号,将为所有成员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中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有望缓和一个中美间长期存在的摩擦点。分析人士认为,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显示出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可能有所缓和。中国这一政策宣示也可能为长期停滞的世贸组织改革注入动力。

美国财经新闻媒体《财富》援引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前贸易副代表温迪·卡特勒的话称,“声明有助于中国证明他们将践行对多边贸易体制给出的承诺,这和美国方面拖欠世贸组织会费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彭博社的报道则评论称,中国的声明消除了其与美国就改革全球贸易仲裁机构达成协议的障碍。

杨水清分析认为,中国的决定为其他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提供了一个范本。它示范了一条路径:即各国可以在维护自身发展中国家身份和现有权益的同时,根据自身能力,逐步、自主地承担更多国际责任。“这有助于维护WTO体系的活力,推动其向更加公平、包容和有效的方向改革。”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