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人社厅9月25日举行的就业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推出五大举措,帮助2026届高校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为抢抓秋季求职黄金期,各级人社部门已向全省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征集1万余家单位20万个优质岗位,募集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12.8万个。
挖潜优质岗位。江苏将聚焦产业发展、消费扩容、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主动对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企业,挖潜开拓涵盖先进制造等新质生产力、经济消费新热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点民生服务、劳动者城乡基层服务、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优质岗位,对外发布一批合理匹配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和提升个人职业发展的岗位清单。
提优就业服务。江苏将密集开展全国城市联合招聘江苏站、省内巡回招聘活动,组织举办分层次、分特色、分行业的“小而美”“专而精”特色招聘活动,并大力推进融招才引智、城市推介宣传、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文旅为一体的“人才夜市”,提供政策咨询、供需对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全年不少于300场次。
实施靶向引才。江苏将赴东北、西北、西南等重点地区开展校园活动,扩大引才“朋友圈”,加大长三角地区、中西部等重点引才区域人力资源协作,进一步打造北京“四对接”“江苏人才周”品牌,辐射京津冀重点高校;依托“人社小分队”“人才日”“校园日”等地方特色活动,深化校地企、产学研合作。
提升求职能力。江苏还将组织人社局长、职业指导专家、企业HR经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职业技能培训讲师进校园,举办不少于200场就业指导主题活动。推出“就业第一课”职业指导主题活动,举办专题讲座、模拟招聘、求职实训营等活动,组织高校学子赴特色产业园区、优质企业、见习单位等进行“感知体验”。
释放见习效应。人社、教育、科技、工信、民政、财政、商务、国资委、团委、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印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十部门关于实施江苏省青年就业见习培训计划的通知》,以见习推动人才招募、培养和留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吸纳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科创园区企业设立为就业见习单位,全年募集不少于10万个适合青年群体的优质见习岗位,组织5万名青年到岗见习,加强见习期全过程技能培训,为稳定就业提供支撑。鼓励见习单位留用见习期满后见习人员,并按规定兑付见习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