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黄山盛大开幕。本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以“国际视野、安徽特色、扩大开放”为核心定位,吸引了来自国家部委、国际旅游组织、驻华使领馆、境内外商旅企业等领域的近千名代表参与。
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现场
活动期间,开幕式展演、2025安徽入境旅游大会、2025安徽入境游合伙人洽谈会、安徽文旅产业链对接大会、国际旅行商安徽行、超级皖美食IP打造等活动顺利开展,形成了覆盖品牌塑造、形象展示、市场拓展、产业赋能的文旅发展体系。
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活动现场
在全球文旅市场全面复苏的2025年,这套精准发力的组合拳不仅让“美好安徽迎客天下”的品牌形象愈发鲜明,更以专业主义精神和开放合作姿态,为安徽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成为区域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
开幕式:文化展演与产业签约的双向赋能内
11月15日晚,黄山徽秀剧场内流光溢彩,本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采用“实景+数字影像”的沉浸式演出,将徽州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黄梅戏文化这“五大文化”具象化呈现。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演唱《天下黄梅》
演出中,演员身着传统服饰在水墨意境中起舞,杂技器乐以惊险技艺再现运河繁华,黄梅歌与现代交响乐轮番上演……既展现了安徽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传递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黄梅情》篇章中黄梅戏戏曲舞蹈表演
《运河记》篇章中杂技、器乐表演
这场艺术盛宴不仅让现场嘉宾直观感受皖韵魅力,更通过中央媒体、海外华文媒体的同步报道,向全球传递安徽的文化自信。
开幕式的深层价值,在于实现“文化展示”与“产业落地”的有机统一。演出前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安徽省政府与中国旅游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旅游目的地运营、文旅营销推广、酒店管理等领域深度合作。省文化和旅游厅分别与携程、支付宝签署合作协议,前者将助力安徽打造国际化旅游线路,后者则将推出“游安徽”智能体和支付宝国际版专区,为入境游客提供便捷支付服务。
安徽省政府与中国旅游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同时,16个重点文旅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124亿元,涵盖休闲度假、文化创意、考古遗址公园等多个领域。这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实践,让文化魅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动能。
16个重点文旅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2025安徽入境旅游大会:精准破局入境游市场的战略布局
如果说开幕式是品牌展示的“窗口”,那么2025安徽入境旅游大会就是深耕入境游市场的“指挥中枢”。11月16日上午举行的这场大会,精准聚焦入境游市场的痛点与机遇,吸引了联合国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机构代表及300余名国际旅行商参与。
2025安徽入境旅游大会现场
大会发布的《2025安徽入境游数据报告》为市场开拓提供了科学依据:2025前三季度,安徽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长63%,旅游收入增长54%。
2025安徽入境旅游大会发布《2025安徽入境游数据报告》
大会还联合携程、Tripadvisor等平台,打造并推广“世界遗产之旅”“皖美康养之旅”等11条入境游线路;同时启动“百万入境游客游安徽”计划,通过优化签证便利化服务、提升多语言服务能力、完善境外支付覆盖等措施;揭牌安徽文旅全球推广中心(香港站),依托香港的国际枢纽优势,构建辐射东南亚及全球的营销网络。联合国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机构的深度参与,更让安徽文旅的国际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
安徽文旅全球推广中心(香港站)揭牌
“百万入境游客游安徽”计划正式启动
2025安徽入境游合伙人洽谈会:供需对接的精准“撮合器”内
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旅行商参加洽谈
2025安徽入境旅游大会的成功举办搭建起文旅合作的高端平台,而2025安徽入境游合伙人洽谈会则是推动合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11月16日下午,合肥、黄山、池州、安庆、淮南等地市代表依次进行专题推介,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发布入境游优惠政策。
与会海外旅行商与政府、企业代表现场洽谈
现场设置的洽谈区里,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旅行商与安徽本地文旅企业面对面交流,精准对接需求。
与会海外旅行商与政府、企业代表达成合作意向
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有效破解了国际旅行商与本地资源之间的信息壁垒。洽谈会现场成功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涉及游客输送、线路开发、宣传推广等多个领域,这种精准对接的模式,让“请进来”的国际资源真正转化为“走出去”的市场成果。
安徽文旅产业链对接大会:聚焦产业对接的重点赛道内
安徽文旅产业链对接大会现场
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产业链支撑。本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首次以“产业链”为主题举办对接大会,聚焦沉浸式体验、文创开发、旅游演艺等重点赛道,展现了安徽构建文旅产业生态的系统思维。大会发布《安徽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研究报告》,深入研判行业趋势与投资方向,为政府决策和市场布局提供了科学参考。
大会发布《安徽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研究报告》
大会推出25个精品招商项目,总投资规模超214亿元,涵盖休闲度假康养、文化创意、考古遗址公园等多个类别。这些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安徽文旅产业链,推动产业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金融机构专项信贷产品的推出,更破解了文旅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现场解读金融支持文旅专项政策
国际旅行商安徽行:体验式推广的安徽实践
“纸上谈兵不如亲身体验”,国际旅行商安徽行活动以“沉浸式体验”打破了传统旅游推广的局限。11月17日至19日,来自美国、德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的百余位资深旅行商,深入黄山、宏村、徽州古城、九华山等地,开展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他们不是走马观花的游客,而是带着市场视角的“体验官”——通过体验宣纸制作、学写汉字、制作渔灯等沉浸式活动,直观感受安徽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
国际旅行商走进黄山呈坎
国际旅行商安徽行活动打卡合影
更为关键的是,活动推出的3条“轻量游览路线”,颠覆了东南亚与欧美游客对“登山累”的刻板印象,体现了安徽文旅对国际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这种“体验-反馈-优化”的闭环模式,让安徽文旅产品能够持续贴合国际游客需求,为后续“百万入境游客游安徽”计划的实施打下了样板。
国际旅行商打卡黄山黑虎松
超级皖:从美食赛事到文旅IP的“出圈”之路
“超级皖”美食争霸赛的出圈,绝非偶然的流量爆发,而是专业主义操盘下的必然结果。作为如今安徽文旅的重要IP之一,它以美食赛事为呈现方式,通过“1+N”方案矩阵的顶层设计,将全省16市的饮食文化资源巧妙整合,形成具有广泛辨识度与长效传播力的地域符号。
“超级皖”美食争霸赛现场活动
其专业性体现在从赛事策划到宣传推广的方方面面:城市选拔赛阶段创新推出“五个一”标准化服务包,为各市县举办赛事提供涵盖执行、传播等方面的全套服务方案;传播端采用多屏传播策略,通过5小时超长直播和多平台联动,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人气与消费势能。
徽州传统名菜:徽州臭鳜鱼
更具价值的是,“超级皖”突破了单一赛事的局限,构建起“赛事引流+消费变现”的可持续模式。通过挖掘非遗美食、地方特产的文化内涵,开发“可体验、可带走”的旅游产品,将臭鳜鱼、毛豆腐等传统徽菜转化为国际游客认知安徽的味觉名片。
徽州传统名菜:徽州毛豆腐
数据显示,美食已成为入境游客关注安徽的核心要素之一,这与“超级皖”IP对饮食文化的深度挖掘密不可分。该IP不仅为安徽文旅提供了情感连接的载体,更通过“美食+旅游”“美食+非遗”的跨界融合,为后续入境游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础。
活动的协同效应与长远价值
本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上的众多活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形成了相互支撑、协同发力的有机整体:开幕式打造品牌名片,入境旅游大会搭建国际平台,合伙人洽谈会促进供需对接,产业链对接大会夯实产业基础,国际旅行商安徽行落地体验转化,超级皖IP构建文化认同……这套组合拳既呼应了当下市场复苏的需求,也兼顾了长远的产业布局,体现出安徽文旅产业发展的多方位考量。
2025安徽文旅产业链对接大会旅行商们现场对接
从数据来看,前三季度63%的入境游客增幅、124亿元的项目签约金额,印证了安徽文旅产业发展的直接成效;从长远来看,这些活动推动安徽文旅实现了三大跨越:从单一景点推介到全域品牌营销的跨越,从资源依赖型到产业驱动型的跨越,从国内市场为主到国内外市场双循环的跨越。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文旅正通过这些活动深度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大局,将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025安徽入境游数据报告》公布安徽省内城市入境游热度排名
随着2025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日渐恢复,安徽文旅的开放姿态与专业实践恰逢其时。入境游服务的不断优化、产业生态的日益完善、“超级皖”等IP的持续进化,将推动安徽从“知名旅游资源大省”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速迈进。未来,唯有持续坚守文化根脉、拥抱创新变革、深化国际合作,才能让“皖美如画”的独特魅力持续绽放,为旅游强国建设贡献安徽智慧与安徽方案。
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于黄山徽秀剧场举办
发布
编辑:施予
校对:秦璐敏
审核:张晓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