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得起胸前的党员徽章”

新浪国内新闻 2025-09-29 10:34:53
“要对得起胸前的党员徽章”

已是深夜11点,贵州省铜仁市纪委监委办案点的一间办公室还亮着灯,万山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吴巍正在核对案件材料。他刚接手了一起重要案件,第二天将有关键证人到案,他需要提前制定谈话策略。15个问题,他反复推敲,在凌晨1点时,终于敲定了谈话提纲。这样与时间赛跑的节奏,是吴巍的工作常态。

自2013年进入纪检监察系统,吴巍先后担任万山区鱼塘侗族苗族乡纪委书记,区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区监委委员,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等职务。10余年来,他勤勉履职,担当尽责,参与查办党员干部涉嫌违纪违法案件100余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8亿元。今年7月,吴巍被评为贵州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

“一定要与蚕食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斗争到底”

纪检监察工作深植于民心,紧密联系着群众,吴巍一直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履职尽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4年4月,刚进入纪检监察系统不久的吴巍接到任务,核查万山区某乡干部冯某某涉嫌冒领优抚金一案。

面对千头万绪的问题线索,第一次参与核查的吴巍有些忐忑。他白天核查取证,晚上却经常失眠。领导同事一边教他工作方法,一边鼓励他:“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就一定能把这个案子办好。”

这句话给了他勇气。他一头扎进村里,走进群众家。90多岁的优抚对象杨大爷佝偻着背,在漏雨的房屋里生火做饭,耳朵听不清楚、眼睛也有些模糊,沟通全靠比划。他只是向老人了解有关情况,临别时老人却反复念叨“谢谢党的关心”,吴巍不禁红了眼眶,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与蚕食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斗争到底。”

本该享有优抚待遇的老人生活如此窘迫,而有的党员干部却暗中侵吞属于他们的补助资金,这深深刺痛了吴巍的心。他和同事放弃休息时间,收集了充足的证据,查清了冯某某侵占7万余元优抚金的违纪违法事实,并推动乡政府将追回的优抚金如数发放给包括杨大爷在内的多名优抚对象。

吴巍常说:“特殊困难人员因信息掌握不全、维权能力较弱,其利益很容易受到侵害。纪检监察干部是群众利益的守护者,应该把更多的目光和精力聚焦到他们身上。”在10多年的办案生涯中,他一直牵挂着“一老一小”及特殊困难群体,竭尽所能地维护困难群众利益。

2024年,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中,吴巍牵头查办了某中学校长侵占学生营养餐资金案件。案件办结后,他督促区教育局开展自查,发现其他部分学校存在挤占学生营养餐费用于其他支出等问题。区纪委监委在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的同时,监督相关学校追回违规使用的相关资金,并推动万山区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早晚餐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切实让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好。

“既要有铁面无私的刚正,又要有春风化雨的温情”

办案没有捷径,而且常常会遇到困难、考验甚至危险。不管遇到多么复杂的案件、多么顽固的审查调查对象,吴巍总是沉着冷静、迎难而上。

2021年,万山区纪委监委收到铜仁市公安局万山分局干部成某某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此前,相关涉案人员已接连受到查处。为对抗组织审查调查,成某某不直接与行贿人联系,而是通过第三方传话,“指导”行贿人应对谈话提问、伪造相关证据。成某某自恃已经做了充分准备,到案后一度拒不交代任何问题。

吴巍带领办案人员认真梳理分析成某某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并查阅了大量资料、梳理了相关资金往来,逐渐完善了成某某违纪违法的证据链条。铁证面前,成某某不得不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违纪违法问题。

“遇到困难不畏惧,原则底线不失守。”这是同事们对吴巍的一致印象。

有一次,吴巍在查办一起党员干部涉嫌违纪违法案件的过程中,涉案人员家属找到吴巍的一名发小,企图通过这层关系打探案情、干预办案。

“听说这个案子是你在办,看在咱们从小玩到大的情分上,能不能通融一下,差不多就行了。”发小在电话里直接把话题挑明。

“我们办案有纪律要求,应该怎么查就会怎么查,半点含糊不得。”吴巍语气坚决地拒绝,“你要是真为我好,就别再提此事了。”

纪检监察工作绝不仅仅是执纪执法,更是教育人、帮助人、挽救人的政治工作。对此,吴巍常说:“纪检监察干部既要有铁面无私的刚正,又要有春风化雨的温情。”

2025年5月的一个清晨,吴巍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走进来的是万山区某区直部门一班子成员舒某某。“吴书记,我来投案。”舒某某说明来意,“我收了别人13万元。”

由于案情比较复杂且涉及具体款项往来需要进一步核查,舒某某当日被依法采取留置措施。刚被留置时,舒某某心理包袱重,交代问题仍有保留。吴巍看出了他的顾虑,既充分肯定其敢于正视自己错误的态度,又讲清从宽、从轻处理的相关政策。

经过吴巍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舒某某卸下了心理包袱,如实交代了违纪违法事实,并主动退缴全部违纪违法所得。区纪委监委将舒某某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并依规定提出从轻处罚建议。

反腐败事业容不得半分迟疑与退缩”

每年在办案点蹲守超过300天的吴巍,白天谈话、晚上“啃材料”是工作日常。

2022年12月,吴巍带领办案人员办理一起上级指定管辖的案件。该案需要外地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配合,吴巍逐一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与同事反复研究行动方案:“这次执行任务要驾车往返3400公里,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

到达目的地后,办案人员分成两个小组,提前蹲点布控,用时20个小时,最终成功对相关涉案人员采取措施,并马不停蹄地返回万山。

到达万山后,转移对象、内审外调……吴巍忙得连轴转,白天跑现场、核证据,晚上梳理线索,身体长时间超负荷运转。

时间很快来到2023年除夕,刚结束谈话的吴巍突然胸口刺痛。被送上救护车后,他仍放不下手里的工作,强忍疼痛叮嘱同事:“核对好证人笔录,别耽误了办案进度。”

急性心梗手术后,躺在病床上的吴巍一直挂念着案件,便急着出院。医生叮嘱出院一定要静养3个月。然而出院仅10天,他又出现在了审查调查现场。同事们让他回家休息,吴巍却说:“我的身体情况我自己晓得,已无大碍了。这起案件比较复杂,我更熟悉具体情况。”

在工作上拼尽全力的吴巍,却错过了太多对家人的陪伴。2017年女儿出生,妻子生产时突发大出血,手术室外的吴巍深感愧疚——妻子怀孕期间,他总在外办案,连产检都没能陪妻子几次。哺乳期的妻子生病,他又因为工作紧急,没能陪在妻子身边照顾,只能现学网上视频指导妻子如何用药。

2018年,吴巍的父亲查出血管堵塞需紧急手术,但他因为一个重要案件谈话进入关键阶段,没能及时赶到医院。等他忙完工作赶到医院,父亲的手术已经结束……

吴巍常说:“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很难兼顾工作和家庭。守护一方清朗,责任重千钧,反腐败事业容不得半分迟疑与退缩,我们要对得起群众的信任,要对得起胸前的党员徽章。”(本报通讯员 陈梦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