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十四五”里的幸福清单丨这五年,床的变化有多大?

央广国内 2025-10-16 14:50:10

床,看似寻常,却是最能承载人生冷暖的地方。“十四五”这五年,有一些你可能没注意到的变化,就悄悄落在一张张床上。

“十四五”里的幸福清单丨这五年,床的变化有多大?

这,是一张幼儿园的午睡床。

这五年,全国像这样的床,多了一倍。变化的背后是曾经一个社会集体的追问:孩子谁来带?

“十四五”里的幸福清单丨这五年,床的变化有多大?

答案,正逐步写进现实。这五年,全国托位总数从原来的254.3万个,增长到573.7万个,增长126%;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从1.8个提升到了4.1个,覆盖率翻倍。

“十四五”里的幸福清单丨这五年,床的变化有多大?

托育是件“小事”,但国家拿出了“大手笔”。从2021年到2024年,中央预算安排了49.1亿元支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床不是孤立的:它背后是托育老师、活动空间、早教资源的同步推进。

“十四五”里的幸福清单丨这五年,床的变化有多大?

这正是“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之一――把“一老一小”摆在民生工作的突出位置。婴幼儿照护,不仅是父母的烦恼,也正在成为国家层面努力解决的现实课题。

所以这张小床,不仅是让孩子们安心入睡的地方,更是一个承诺落地的起点。

“十四五”里的幸福清单丨这五年,床的变化有多大?

这一张床,换来了更多安心,它属于老人。

“十四五”期间,国家下定决心破解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难题,提出一个清晰目标: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截至2024年底,这个数字已提前达到62.2%。

“十四五”里的幸福清单丨这五年,床的变化有多大?

你可能会问,护理型床位和普通床位有什么不同?

它不仅能“住”,还能“护”。它配有专业护理人员、康复辅助设施,适合需要长期照护的老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群体。相比过去只提供住宿的普通床位,这是一张真正能让家属安心、让老人有尊严地生活的床。

落实“十四五”的五年,不仅是多了一张床,更是多了一双随时守护的手。让老人在熟悉、安全的环境里,睡得更稳,活得更好。那张床上的,不仅是被子和枕头,更有国家对“老有所护”的兑现。

“十四五”里的幸福清单丨这五年,床的变化有多大?

医院里的这张床,更紧要。

生病时,床不仅是一处歇息的地方,更是一线生机。

“十四五”里的幸福清单丨这五年,床的变化有多大?

这五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910万张增长到1037万张。更重要的是,床边站上了更多专业的人。2024年,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数达到4.16人,远超“十四五”提出的3.8人的目标。这意味着,不论是突发急症,还是慢性病管理,患者都能更快获得一张承载着健康守护的床,并得到更有质量的照护。

“十四五”里的幸福清单丨这五年,床的变化有多大?

三张床,一头连着孩子的未来,一头牵着老人的安心,承载着无数人的生活与健康。

下一个五年――“十五五”,我们会在哪些地方,铺下更多守护的床?也许,就在你我共同选择的方向上。

(总台央视记者 李斌 郭茜 刘佳昕 徐鹏翔 董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