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中国经济“三季度报”承载着很多关注与期待。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很不平凡,从全年来看,前三季度的数据分量较为关键,对于判断第四季度及全年经济走势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当前也是观察中国在“十四五”收官之年能否顺利实现主要目标的关键窗口。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GDP总量突破101万亿元。
首先,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稳”的格局没有变。来看几组核心数据: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前三季度,我国外贸持续稳定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0%,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可持续性。譬如,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刚刚结束,境外采购商表示,中国产供链无可替代,为全球经贸注入稳定性。我想,这更是中国外贸发展趋势的缩影。
有了“稳”的基础,再来看发展质量。中国“进”的势头没有改变,创新能力正是这一势头的核心底气。近期,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宇树科技发布最新款人形机器人产品;被称作“全球最快高铁”的CR450动车组样车去年底公布后,目前正在不同速度、不同场景中进行多项试验。再回溯今年,各领域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国产大模型DeepSeek的强势崛起,到人形机器人等各类前沿产品加速迭代“进化”,现象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当下,中国正在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基础上,形成超级竞争力。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呈现爆发式增长。
当然,中国经济“韧”的特性没有改变,消费升级是一个尤为明显的特征。消费一直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特别是在外部冲击加大的时候,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做强国内大循环,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更加重要。比如大家感受很深的以旧换新政策,今年以来加力扩围,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服务消费也是消费升级的集中体现,这个夏天,各地下了很大功夫努力为广大游客提供新奇体验,满足大家日益增长的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化消费需求。也有专家表示,服务消费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民生等领域优质服务供给不足,通过优化供给扩大服务消费规模仍具有很大潜力。
经济运行已经进入四季度,综合来看,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但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要有效发挥各项政策效能,统筹好短期增长和中长期发展,推动新旧动能平稳转换,持续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能。
晶采观察,下期见!
编审:伍刚
统筹:王薇 赵净 刘娜
记者:王晶
拍摄:沈杰辉
剪辑:徐乐佳(实习)
设计: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