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曲是西藏平均海拔最高的地方,艰苦程度难以想象。但就在这样的地方,西藏长荣娜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服装畅销海外市场。究其原因,不仅在于政策支持、科技赋能,还在于企业善于挖掘市场空白点、高原文化独特性。来西藏投资不仅收获了情怀,更收获了成长,实现了与高原的“双向奔赴”,让海拔高地成为发展高地。在西藏,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因满足高原人民生活需求而诞生的高原炊具产业从无到有,并形成完整产业链;广大企业和农牧民合作社广泛参与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在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
海拔不应成为限制发展的天花板,而要成为待开发的“潜力板”。特别是生态保护优先理念贯穿于高海拔地区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无论是重点项目建设,还是特色农牧产业品牌化,“绿色”和“有机”成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鲜明标签和核心竞争力。
海拔高地要成为发展高地,需要精准的产业选择与战略定位。破题之道在于立足特色,将海拔的“高”、生态的“好”转化为发展的“质”,要精心选择与高原资源禀赋、功能定位高度契合的产业方向。比如,伴随文旅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兴起,高原制供氧产业正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丰富的清洁能源被逐渐开发利用,高原绿电通过国家大电网送往全国各地。
海拔高地要成为发展高地,还须借助科技与模式创新。地理上的隔绝,曾是制约高海拔地区发展的主要瓶颈。但在数字经济时代,快递电商物流业的高速发展,让高原松茸、那曲牦牛肉直达消费者餐桌。在现代农业科技赋能下,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沙荒地实现沙土生金,甚至在更高的羌塘草原,现代农牧业发展也不断取得突破。科技创新正成为高原增强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西藏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正将海拔的“高势能”转化为发展的“高动能”,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从青稞田里的科技育种到雪山下的民宿集群,西藏正用自己的实践告诉世界,海拔高度不是发展的壁垒,而是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独特资源。当我们不再视高海拔为发展的阻碍,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独特的资源与机遇时,一片广阔的新蓝海便豁然开朗。
已举办多届的“中国西藏发展论坛”成为增进共识、汇聚力量、启迪未来的平台。此次举办的2025・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充分宣传阐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新形象,有助于增强国际社会对西藏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客观认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多文明互鉴提供中国智慧、西藏实践,也有助于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