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连续释放监督信号:既有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典型问题通报,又有今年前9个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数据披露,再加9月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月报。一套“通报+数据”的组合拳,在基层引发强烈反响。
形式主义与“微腐败”,看似两条线,实则是群众深恶痛绝的两大顽疾。前者像无形的枷锁,困住基层干部的手脚,使其陷在“留痕”报表里,把精力耗在应付检查而非解决问题上;后者则是伸向群众口袋的“黑手”,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截留挪用,直接啃食群众获得感。现实中,二者常沆瀣一气:有的地方为刷“数字政绩”,让同一项目多次虚假开工凑数;有的部门借评比评奖之名违规收费。这类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常沦为“蝇贪蚁腐”的遮羞布,最终都化作群众的“心头堵”。反过来,“微腐败”滋生又会让形式主义愈演愈烈,导致一些干部把心思用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上,哪还有精力干实事,只能靠虚假报表应付检查。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天平上,没有微小与重大之分,只有“零容忍”与“全覆盖”的铁律。从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到“打虎拍蝇”多管齐下;从巡视巡察向基层延伸,到科技手段织密监督网,正风肃纪反腐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劲,标本兼治导向鲜明,既保持高压态势,对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行为严惩不贷;又注重系统治理,紧扣群众急难愁盼、民心所向。从各地的实践看,“大数据+群众监督”让惠民资金数据与户籍、房产等信息交叉比对,虚报冒领行为无处遁形;“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将低保评定、工程招标等晒在阳光下,从源头压缩腐败空间。这些创新印证:治理基层腐败,既要雷霆手段,更需制度创新。
全面从严治党没有休止符,正风肃纪反腐永远在路上。案件通报之所以引发强烈共鸣,正在于其直击群众痛点。形式主义与基层腐败互为表里、恶性循环:减文件报表易,破权力异化土壤难;查表面花架子易,斩背后利益链难。基层减负,减的是虚功、剜的是顽疾;查处乱象,查的是作风、挖的是根源。惩治“蝇贪蚁腐”,是托举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是守护“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承诺。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正风肃纪导向,让反腐败斗争既有了扎根群众的深厚基础,更获得了持续攻坚的精神动力。因为群众盼的,就是我们要办的;群众恨的,就是我们必惩的。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惩治腐败如除弊去疴,一刻不能松懈。唯有保持“永远吹冲锋号”的韧劲,将基层减负与反腐倡廉深度融合,方能实现“双效”:既让“蝇贪蚁腐”无处遁形,以廉洁清风拂去群众心头的阴霾;又让干部轻装上阵、有为能为,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这不是简单的“减”与“查”,而是打通政策落实的“堵点”、治愈作风顽疾的“痛点”、温暖群众心田的“暖点”。如此,党心民心的“连心桥”才会愈发坚固,全面从严治党也才能真正走向纵深,赢得民心、筑牢根基。(防城港市纪委监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