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到老家看望父母,闲来无事带着女儿一起整理房间。
“妈妈,这是什么?”女儿翻出一个小碎布包,里面裹着一个针脚生涩、已经发黄的蝴蝶结发圈。我的思绪不由得飘回到自己的孩童时代,向女儿讲起了这个发圈的故事。
小时候,村口的老槐树下是我和小伙伴的“游乐场”。一天,我们又相约在这里玩。好朋友丽丽头上戴了一个崭新的粉色蝴蝶结发夹,跑起来时蝴蝶翅膀还会跟着晃动,犹如真的一样,让我羡慕不已。过了一会儿,丽丽跑跳的时候发夹不小心掉在草丛里,我趁没人注意慌忙捡起来,塞进口袋就往家跑。
一进房间,我就迫不及待地把发夹别在自己头上,对着镜子左看右看,怎么都看不够。忽然,母亲推门进来,吓得我急忙把发夹取下藏在身后。母亲一眼看出不对劲,问道:“玲,藏什么呢?”我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她轻轻掰开我的手,那只粉色蝴蝶结发夹露了出来。
“哪来的?”母亲语气严肃地问道,“不是我们的东西不能要,失主会很着急的。如果你今天把别人掉落的东西藏起来,往后看到其他‘喜欢’的,是不是也会想着‘悄悄拿’呢?”听完母亲的话,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当晚我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主动去丽丽家把发夹还给了她并道了歉。得到她的谅解后,我心里的“乌云”总算散了。
那天放学回家,我远远看见母亲坐在院子的小板凳上,手里捏着块粉色碎花布,正眯着眼在缝着什么。一见我,她就举起手里的东西笑着喊道:“玲,过来看看喜欢不?”
我凑近一看,好精致的蝴蝶结发圈——粉色的碎花布叠成蝴蝶形,边缘用白棉线锁边,中间缀着颗小小的红纽扣,针脚藏得严严实实,和丽丽的蝴蝶结发夹一样好看。我接过来戴在头上,高兴得直蹦。母亲摸了摸我的头:“喜欢什么我们可以自己做,靠双手挣来的,用着才踏实。”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叠出形状,穿针引线,快速地缝起来。但缝好后发现针脚歪歪扭扭,有些地方因针脚太宽,里面的布都露了出来。母亲看了看,说出了问题关键:“每一针都要贴着布边,对齐纹路,不然就会歪,线也要拉紧拉匀,差一针都不行。”
在母亲的耐心教导下,我最终成功缝制出了一个蝴蝶结发圈。没想到母亲竟把我缝的这个珍藏了起来。
多年过去,我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每当写材料需要反复修改想敷衍过关时,每当挖不到案例核心特点想套用模板“偷懒”时,每当面对诱惑心里泛起一丝动摇时,我就会想起有关这个发圈的故事,记起母亲当年的教诲:做人不贪不义之财,要清清白白,做事要严谨认真,不急于求成。这份朴素的家风,成了我工作中最硬的底气,让我在每一次文字打磨中坚守严谨,在每一次诱惑面前守住底线,用笔尖传递出更真实、更有力量的廉洁声音。(鹿寨县纪委监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