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一线见闻丨“未来超市”已开张 高交会“黑科技”大进货

央广国内 2025-11-18 01:33:37

   11月16日,有着中国科技第一展之称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落幕。三天时间,本届高交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采购团、45万人次的专业观众现场参观采购,促成1000多项供需与投融资项目现场签约,意向成交金额突破1700亿元。

  这届展会背后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有哪些细节可以让我们窥见未来五年甚至更远的生活。一线见闻,来看总台央视记者从现场带来的观察。

  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

  在高交会上触摸未来

  6秒人脸成像,40秒出无创血常规报告,将健康数据收纳到一面镜子里, 这是全球首创的计算生物大模型健康居家中台。

一线见闻丨“未来超市”已开张 高交会“黑科技”大进货

这是全球、全行业首款搭载自动驾驶平台的焊接打磨仿人形多功能机器人。

一线见闻丨“未来超市”已开张 高交会“黑科技”大进货

  据官方统计,本届高交会共吸引了5000多家知名企业和国际组织参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有5000多项。国之重器与重大装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22大展区,不仅90%都是实物展示,还有20%以上都是首展的新品。各大科研院所、产业链龙头、创新型企业都来了,就连一些区县都有了自己的展台。来参观的外国人更是络绎不绝。

一线见闻丨“未来超市”已开张 高交会“黑科技”大进货

  加拿大采购商:我非常感兴趣的是把这些高科技带回国。

  高交会:搭建创新和机遇的桥梁

  高交会,不仅是一个个科技新产品从概念、样品走向广阔市场的桥梁,聚焦“高技术”的同时,它还非常重视“促交易”,在这里都达成了哪些新交易?

  在深圳前海展区,记者看到了这个小小的圆桌展台,连把椅子都没有,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热情地向周围的观众讲解着自己公司的原创产品和解决方案。团队成员介绍,公司成立七年左右,已经原创开发出了60多款工业智能化产品,服务了全球300多家行业客户。他们告诉记者,虽然展位不大,但是为了吸引客户,他们有自己的妙招。

一线见闻丨“未来超市”已开张 高交会“黑科技”大进货

  思谋科技 刘凯:我们的很多客户都是到展台先简单了解我们的产品,如果有意向,我们会立即安排,仅在这个场馆两公里之外,就有一家我们自己的制造工厂,他们可以在工厂内更全面地了解我们整个生产体系,确认更加深入的需求,我们就开始更深入的技术对接和商务诉求。一线见闻丨“未来超市”已开张 高交会“黑科技”大进货

  高交会搭建了新技术、新产品面向全球市场的舞台,记者来到了去年采访过的一家企业,一年时间,公司的技术研发、产品迭代都在加速。

一线见闻丨“未来超市”已开张 高交会“黑科技”大进货

  深圳华心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喻文心:从去年到今年变化比较大,一个是我们全面量产了,尤其是我们已经下线了全球首款量子模组。

一线见闻丨“未来超市”已开张 高交会“黑科技”大进货

  深圳华心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新波:以前,我们国内的用户比较多,也有零星的海外客户。这一次展会,我们发现我们国内客户的回访量跟海外客户的回访量做到了1:1。

  新朋友、老朋友,高交会已经举办27届了,在这个汇聚了全球最新科技的舞台上,大家发布新产品、解决新需求、开拓新市场,寻找新机遇。而随着我国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今年很多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也在汇聚优势资源,联合各种科研团队和项目,组合参展。

一线见闻丨“未来超市”已开张 高交会“黑科技”大进货

  深圳市人工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 丁宁:我们的做事方式就是一起变成一个创新联合体,上下游都有,我们有做整机的、有做手的、也有做传感器的,一起组个队。现在技术这么复杂,没有哪一家单位全部都能做完,组了一个联合体跟企业沟通,进程就会更快一点。

  全球对话协作

  高交会上的新机遇

  今年的展会还首次设立了国际投资合作洽谈区,这个洽谈区能有哪些新机遇?

  在国际投融资对接的专区,有很多来自全球的投资机构和高交会上的一些高科技项目,在这里进行洽谈。

一线见闻丨“未来超市”已开张 高交会“黑科技”大进货

  在这个洽谈区,很多投资人都有了自己的固定“展位”。他们告诉记者,这两天,前来洽谈的投资项目一个接着一个。

  在现场,一位2000年的创始人向记者介绍着他们团队最新原创的科技成果。面对投资人,她对自己的项目表现得信心满满。

一线见闻丨“未来超市”已开张 高交会“黑科技”大进货

  三天的展会,参展商多、新技术多、新朋友多,信息量爆棚。高交会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里是高科技产品交流、汇聚、交易的平台,也是创新的起点,已经走过二十七届的高交会始终记录着中国创新的脚步。更多的故事,将从这里开始,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