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独家 / 正文

青春华章智造进阶,青春志气赋能发展底气

央广独家 2025-11-21 12:06:32

“我们不仅是在造发展所需的设备,更想攀登中国智造的高峰。”在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年轻的金岸重工工程技术部副经理范榉华道出了自己和团队的理想。

近年来,天津港的年轻工程师和研发人员组成多板块的研发战队,为将天津港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不断贡献青春能量。在这里,能自主认路、灵活避障,甚至精准完成超车的ART(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诠释了“智慧物流”的核心内涵。其背后,正是青年工程师团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在支撑。

据了解,今年以来,ART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特别是在新疆、内蒙古等边境口岸,天津港集团加大了业务开发力度,将智慧港口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通过深度对接物流园区与钢铁厂等潜在合作伙伴,ART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服务更加多样化。此外,天津港年轻的研发团队还将5G通信、工业互联网与无人集卡技术深度融合,他们研发的“自动化岸桥远程操控系统”使装卸效率不断提高,让天津港在数字时代焕发新颜。

青春华章智造进阶,青春志气赋能发展底气

大型集装箱船靠泊天津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天津,类似的科创故事还有很多。

在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年轻的科研人员在创始所长马延和带领下,深耕合成生物学领域,突破淀粉合成的传统路径,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关键技术创新。该技术被国际学术界认定为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为粮食危机、气候变化等领域开辟了新路径和新赛道。

在汽车产业转型的浪潮中,天津本土车企的青年研发团队跳出传统燃油车思维定式,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共建“车路云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对车辆的协同感知、协同决策与协同规划,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制造”向“智造”持续跨越。在航空航天产业领域,青年技术骨干参与飞机配套零部件研发,将精密加工技术与复合材料应用相结合,使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为国家重大装备制造贡献津门力量。而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团队的年轻科研人员开发的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有望推动混合智能、碳基生物计算机等前沿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果说技术突破是新质生产力的“硬核支撑”,那么产学研融合则是其落地生根的“关键路径”,天津青年在这条路径上扮演着“转化枢纽”的重要角色。这些青年才俊深谙“科技创新不能停留在实验室,必须走进产业一线”的道理。他们在产学研融合的“深水区”架起桥梁,让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剖析相关实践,我们可以深刻认知:人,是创新的尺度,也是创新的主体。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不只需要物的生产要素的赋能,更离不开人不断追求卓越、向上攀登的意识。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青年人才正是这一核心要素的重要承载者。作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辐射带动区域,天津实施了“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制定了人才发展促进条例,为青年创新提供了经费支持、场地保障和成长通道。天津形成了“政策引才、平台聚才、实践成才”的良性循环。

一个国家的底气离不开自主创新。前不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探索多元技术路线与商业模式,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未来产业正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它们将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单元,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智造进阶,我们广大青年以青春志气赋能发展的朝气和底气,正是新时代最亮眼的一道人文风景。(央广网记者 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