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儿时记忆中的秋收,是桂北乡村最忙碌的图景。天还未亮,鸡叫头遍,父母就已扛起磨得锃亮的镰刀、挑起编得紧实的竹筐,踏着晨露走向稻田。直到夕阳把远山染成橘红,霞光漫过田垄,他们才拖着沾满泥土的裤腿归家,背影在田埂上晃出疲惫却始终挺直的轮廓。
那时候,我总爱跟着凑热闹,可真正踏入齐腰深的稻浪时,又忍不住懊悔:这么多稻谷,要割到什么时候才是头?
稻田里,父母弓着腰、像扎根田间的老稻秆,在稻浪中穿梭——左手揽住稻穗根部,右手挥镰干脆利落,“唰唰”声此起彼伏,成捆的稻穗顺着刀刃倒地,在身后铺成整齐的梯队。汗水顺着他们黝黑的脸颊滴落,洇湿泥土,衣衫早已浸透贴在背上,手上的老茧在阳光下泛着暗红光泽。
我攥着父亲特意为我磨小的镰刀,学着他们的样子比划。可镰刀总不听使唤,要么割不断坚韧的稻秆,要么把稻穗削得七零八落,没一会儿手臂就酸得抬不起来,腰也弯得生疼。
日头渐渐升高,阳光像火一样烤着脊背,汗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涩得我睁不开眼;湿透的衣衫黏在身上,沾满了稻叶碎屑和泥土,又痒又闷;长时间的弯腰屈膝,双腿也开始发麻发胀,每挪动一步都格外费力。“爸,我撑不住了!这么多稻子,啥时候才能割完啊?” 我朝着父亲的方向大喊,声音里满是委屈和疲惫。
父亲直起腰,用袖口擦了擦额头的汗,黝黑的脸上刻着细密的皱纹,眼神却格外严肃:“秋收不等人啊,一场雨下来,稻谷就发芽烂掉了,一年的辛苦就白搭了!”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咱农民过日子,靠的就是不怕苦、能坚持。这点苦都吃不下,以后遇事咋能扛得住?”看着他浸透汗水的衣衫,看着他始终挺直的脊梁,我心里一阵发酸,咬了咬嘴唇,重新握紧镰刀,跟着父母的节奏,一刀一刀地割下去。
父母从来没对我讲过高深道理,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难事面前的不低头,把“坚韧不拔”的家风融入我血脉。他们用勤劳撑起家庭,用不屈品格面对风雨,让我懂得:人生如割稻,唯有坚韧,方能收获“丰收”。
如今,我成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这六字箴言如警钟常鸣,时刻校准着我的履职方向。纪检监察工作从来都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既要直面不正之风与腐败现象的“硬骨头”,也要在日常监督中下足“绣花”功夫,没有吃苦精神,没有坚韧毅力,便难担这份使命。每当工作中遭遇“卡脖子”的难题、身心俱疲想松劲时,桂北乡村那片翻滚的金色稻浪、父母在田间挥汗如雨却始终挺直的脊梁,就会清晰浮现脑海,化作一股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推着我迎难而上、笃行不怠。(灵川县纪委监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