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桂林市纪委监委在查处桂林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某某案过程中,发现李某某为追求个人政绩,在不考虑实际需要、未经科学论证的情况下,盲目建设户外营地项目,仅建成3处样板间,一直未能开放营业,投入资金全部“打水漂”。
针对该案暴露出的领导干部为捞取个人政绩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等政绩观偏差问题,该市纪委监委从“点上改”着手,围绕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推进国有企业领域腐败问题治理、深化制度机制改革等方面,向案发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案发单位于2025年7月31日对该户外营地“烂尾工程”建筑完成拆除,建立健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痕迹终身追溯、投资管理办法、项目必要性评估、项目公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制度机制,及时堵塞监管漏洞。
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是政绩观错位的一种典型表现。桂林市纪委监委紧盯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盲目“造景”问题靶向整治,严防“政绩”成“政疾”。
紧盯“造景”乱象,纠治作风顽疾。该市纪委监委聚焦盲目“造景”背后的政绩观错位、违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盲目跟风“抄作业”、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等问题强化监督检查,建立信息共享、线索快处等制度机制,通过行业部门随机抽检、派驻机构“贴身”监督、纪委监委集中研判等方式,着力纠治政务服务领域公职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剑指项目痛点,狠刹“堆盆景”等四风问题。针对重大发展项目建设,该市纪委监委采取每月列席会议、调阅资料、现场走访等方式开展“全周期”监督,重点检查项目立项环节是否盲目上马、招标投标环节是否暗箱操作、资金管理使用环节是否虚报冒领、竣工验收环节是否流于形式,坚决反对不顾实际盲目热衷“堆盆景”、打造“景观带”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今年以来,桂林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整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过程中,对政务服务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立案78件,处理处分59人。(桂林市纪委监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