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伊宁
11月19日,阿勒泰雪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创下通航以来最高纪录,成为新疆第7个百万级机场。该机场2023年旅客吞吐量超50万人次,2024年增至70万人次,今年突破百万人次,这一连年增长的数据,折射出新疆民航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十四五”以来,新疆构建了全国数量最多、覆盖最广的机场网络。从帕米尔高原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从伊犁河谷到吐鲁番盆地,这些延伸向蓝天的跑道,打破地理阻隔,缩短时空距离,开启各族群众通往美好生活的新征程,使新疆从偏远闭塞迈向开放前沿、从发展末梢走向机遇中心。
天梭织经纬
10月28日,随着中国民用航空局校飞中心校验飞机平稳滑入停机位,新疆第29个民用运输机场――巴音郭楞轮台机场投产飞行校验工作顺利收官,为后续投运铺平道路。

10月21日,巴音郭楞轮台机场投产校验飞行。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该机场按4C飞行区等级设计,满足波音737、空客A320等客机起降,满足到2030年旅客吞吐量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0吨的需求。规划开通至乌鲁木齐、喀什、北京、成都等航线,大幅缩短轮台至疆内外交通时间,也能让“轮台白杏”等特色农产品通过航空物流直达全国市场。
“十四五”期间,天山南北6个机场相继开通,镶嵌于新疆广袤大地,为当地带来希望与繁华。
2022年是新疆机场投运高产年。1月通航的新疆第一座高原机场――昭苏天马机场,让昭苏的草原牧歌与远方来客遥相呼应,“天马故乡”的美名随航线传遍八方。
当年6月通航的阿拉尔塔里木机场,架起南疆腹地与外界的“空中丝路”,让沙漠绿洲的发展梦想随航班加速启航。
帕米尔高原上,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机场于2022年末投运。作为新疆首座高高原机场,它在3258.4米的海拔上架起“云端桥梁”,让雪域边关不再遥远。
2024年,位于草原深处的和静巴音布鲁克机场通航,这座高高原机场让巴音布鲁克的草原风情与外界无缝衔接,成为游客心中的“飞行观景台”。
同年,奇台江布拉克机场的通航为昌吉回族自治州打开空中门户,疆内外多条航线串联起江布拉克的林海、北庭故城的文脉,“航空+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为当地注入持久动能。
2025年,巴里坤大河机场的引擎声划破草原天际。作为新疆第28个运输机场,这个机场像“天山观景台”,将东天山的雪峰草原尽收眼底,成为草原上的“人文空港”。
6个机场,6种风情,却都承载着“通达内外、赋能民生”的使命。它们在“十四五”的时光里陆续绽放,让各族群众的幸福之路越走越宽。
目前,全疆在用民用运输机场28个,为全国最多,另有3个A1类通用机场已建成。机场100公里服务半径覆盖的县级行政单元比率达88.2%。“十五五”末,新疆在用及在建运输机场预计达38个,航空服务将覆盖93%的县级行政单元,通用机场将达20个,全疆机场总数将达57个,形成广覆盖、高密度、强联通的航空网络体系。
飞虹连内外
屋面起伏如连绵雪峰,光影洒落间似见驼铃摇曳的古道图景,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是融合丝路元素与科技感的新地标,成为外界感受新疆发展脉搏的窗口。
“没想到新疆的机场这么潮”“被机场的艾德莱斯绸装饰圈粉了”……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声音,正汇聚成新的“新疆印象”:这里不再是想象中的边陲驿站,而是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交通枢纽。
如果说建设是基础,那么运营则是激活机场价值的关键。“十四五”期间,新疆机场群不仅实现了规模上的跃升,更在航线网络优化、运输效能提升、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贯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动脉,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自今年4月17日运行以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以日均8.3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95.29%的航班准点率、近300条密集航线网络,书写着中国向西开放的新篇章。

7月5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开通乌鲁木齐至奇姆肯特客运航线。刘琰 摄
在智能科技重塑航空出行体验的同时,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航线网络正以惊人速度,构建连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一条空中走廊。已形成覆盖全国重点城市的“经乌飞”中转网络,复航乌鲁木齐―迪拜、乌鲁木齐―奥什等航线,新开乌鲁木齐―费尔干纳等国际客运航线,将中亚、西亚、东亚紧密相连。
当前,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为核心,喀什、库尔勒、阿克苏、伊宁等区域次枢纽为辅的“一核多辅”民航枢纽体系已形成。
新疆是中国支线航空发展的高地,尤其是C909飞机在疆运营两年间,已覆盖28个机场、执飞航线近200条,日均利用率达9小时,成为推动新疆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截至目前,全疆机场累计运营航线693条,其中国际客运航线31条,通达19个国家的24个城市。正加快推进的“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南北疆畅起来”航空网络,让支线机场间的平均通达时间缩短,出行效率大幅提升。
当前,21个支线机场开通了204条直飞疆外航线,通达国内40个城市。今年1―10月,支线机场的疆外旅客吞吐量达1059万人次,占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的49.8%,区域辐射能力持续增强。
物流通全球
9月16日,新疆天翼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与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航空货运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互为异地货站项目,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再添两个异地货站。
加上今年5月建立的深疆异地货站,目前,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已拥有3家合作异地货站,进一步推动机场货运从“通道经济”升级为“产业经济”。
从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队穿梭,到如今“空中丝路”的航班往来,新疆航空货运枢纽的繁荣,彰显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开放活力。

9月16日,第三届“1+N”机场货运发展圆桌会议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党煜 摄
2024年,乌鲁木齐与国内其他6个城市共同被定位为“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当前,乌鲁木齐被确定为陆港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今年4月21日,全国首趟铁空联运跨境班列“粤新快线”开通,跨境电商货物从华南通过铁路运至乌鲁木齐,再经航空转运至中亚和欧洲。这是全国首次采用“国内铁路+国际航空”创新模式开辟铁空联运跨境物流大通道,为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注入新动能。
新疆为高附加值、时效性强的产品提供了便捷的跨境运输通道,有效缓解了传统陆运速度慢、海运距离长的问题。新疆机场群正在重塑区域物流格局,让“新疆好物”飞向全国、走向世界。1―10月,全疆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33.1万吨,同比增长36.6%。其中,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27.1万吨,同比增长44%。喀什、伊宁、和田、哈密等机场货邮吞吐量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节点上,新疆更加完善、高效、智能的航空网络正在加速形成。这些翱翔于蓝天的“钢铁雄鹰”,将继续承载新疆各族群众的梦想,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征程上振翅高飞,书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建设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