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独家 / 正文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科创教育“冲关”奋进,勾勒全链条育人新景致

央广独家 2025-05-21 11:43:23

央广网北京5月21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在中小学教室,万物互联的科创产品为学生打开新世界之门;创客实验室内,沉浸式科技体验活动如火如荼;科技展厅,丰富多彩的智慧化教育成果亮眼……走进重庆高新区校园里,每一间教室,每一个角落,随处可见科学教育的身影。

如何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重庆高新区以“三新”构建科学教育特色发展立体矩阵,打造科学教育新样态。

5月19日下午,2025第五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走进重庆高新区,实地打探“科创成为特色,创新成为习惯”的高新实践。

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重庆高新区立足“科学之城、创新高地”战略定位,健全科学教育领导机制、完善发展体系和夯实师资队伍等支撑保障。以重庆高新区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为主载体,推进数字科学教材、科学课程资源、智能科学教学、智慧科学评价等建设,积极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成功创建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科学教育共建试点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学校”“科普基地学校”等特色学校10所,重庆市科学教育共建试点单位4个,拥有重庆市教育学会科技创新教育常务理事单位5个,重庆市科技小记者站18个。

重庆高新区在“课程”上做文章,课堂教学夯基。对照科学教育课标,探索出“一体+两翼”科学教育“五学课堂”教学范式,组建27个专项研究小组,实施“研制一套行动指南,组织一批研修活动,打磨一批示范课例,立项一批专项课题,孵化一批研究成果”的“5个一”专项行动,推进科学教育课堂教学研究走实走深。制定科学学科实操细则,形成科学教育“五学课堂”典型案例1000余个。

记者了解到,重庆高新区打造“1+1+N”特色科创实践项目(1个导师团指导+1所学校开展+N个科创特色项目),全面拓展科学教育实践场所。组织326名专家组建科学教育导师团52个,打造“金凤实验室先进病理科技馆”等市区级科创基地65个,建设机器人、无人机等科创实验中心8个,认定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清安储能、种质创制等区级科普基地10个,推动重庆医科大学人类生命与健康博物馆、重庆现代农业科普基地、招商车研碰撞科普馆等20余个基地免费对中小学生开放。重庆科学城第一实验小学校依托“尖峰计划”构建“基础+拓展+拔尖”三级课程,联动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组建“高校导师+骨干教师+行业专家”团队,年均开展30余项科创实践。

此外,重庆高新区充分发挥“大学城”就在“科学城”的地域优势,开展“走进实验室、走进科研院所、走进大装置中心”等主题研学2万余人次;发挥高校及科研院所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开展“百名院士进校园、千名教授进课堂、万名学生进高校”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高新区在世界机器人青少年设计大赛获全国一等奖2人,全国机器人“创新之星”1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获3金4银,科技创新市长奖和提名奖13人,全国科技创新等比赛一等奖18人,成功申请国家专利22项,建成国家级科创特色学校10所。科学教师参加市级以上优质课竞赛、基本功大赛等获奖264人次,优质课例入选部级精品课54节,市级精品课84节。师生累计获国家级、省部级科创大赛奖项及荣誉称号1960余项。在重庆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中,高新区中小学生科学素养位居全市最前列。

时讯快报

5.5亿用户的选择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