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哪一方的单独任务,唯有厘清边界、彼此尊重、强化沟通,才能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近日,河南信阳一家长发帖称信阳某高中强制要求家长去学校陪餐和监考。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热议。
河南信阳一高中被曝强制家长陪餐监考
近日,河南信阳,有家长发帖称信阳市高级中学要求家长去学校陪餐和监考,自己因有事无法前往拒绝后,家委会的管理人员称“如果每一位家长都不配合陪餐和监考,学校无法开了。”
校方:一直这样规定,可以跟家委会商量
5月21日,该学校招生办一位工作人员回应称:“学校一直有陪餐制度,是为了确保学生就餐安全,若家长繁忙,可以跟家委会商量,我们不负责管理这个事。”至于要求家长监考,该工作人员称,具体要咨询班主任。
记者联系了信阳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会去调查了解情况。
类似争议屡见不鲜
《看丹观察》梳理发现,关于家委会的争议屡见不鲜。
【家长称被迫抱2个月大的婴儿站护学岗】
2025年5月,广西百色一女子发视频称,自己孩子在右江区实验小学上学,学校家委会强制给家长排班轮值“护学岗”,自己被迫抱着2个月大的婴儿站岗。该家长穿着反光背心,背着婴儿在校门口站护学岗近40分钟。(此前报道>>>)
该家长称,她表示自己曾在家长群表示无法到岗,但家委会成员称护学岗是老师排的名单,没空就安排家人去。
此后,当地教育局针对此事发布通报,责成学校整改。
【家委会筹五千余元为老师送礼】
2023年9月,有网友在网络平台反映,山西太原常青藤中学初中某班家委会拟为老师筹备买教师节礼物,拟筹备礼物包括5套化妆品、2套男士派克笔、7束花,共约5000余元。
校方工作人员回应称,学校明令禁止老师收礼,“如果有,也一定是家长自发组织的。”对此,当地教育局教师工作科工作人员表示,已责令涉事学校尽快调查。
【中学要求家长轮流到校管理晚自习 家委会:没空可以雇人】
2021年,广西桂林长海实验学校要求家长轮流到学校监督孩子们晚自习,时间为每天19点20分至21点20分。寄宿生必须上晚自习,而走读生可自由选择。家长如果没空或者不愿意监督晚自习,可以出钱请人,一晚100元,由家委会安排人值班,报酬给志愿者。(此前报道>>>)
长海实验学校(央广网记者 邓君洋 摄)
此后,当地教育局针对此事发布通报:约谈校长,要求学校立即停止让家长志愿者参与晚自习管理。
家委会该是什么样的?
一直以来,家委会备受争议。
事实上,“成立家委会”是教育部早在2012年提出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把家长委员会作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
因此,各中小学、幼儿园都纷纷成立家委会,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建设任务。
2023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多种形式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加强家长委员会工作指导,明晰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行为,严格家长通讯群组信息发布管理,严禁以家长委员会名义违规收费”。
有教育研究专家指出,家委会的重要职责,应是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办学管理、监督,以维护学生的权利,构建平等的家校关系。
教育不是哪一方的单独任务
成立家委会的初衷是要努力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让家长能有机会切身了解孩子在校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对学校工作、教学秩序、食堂卫生等起到监督作用。强制家长陪餐监考已经背离了自愿原则,是家委会自身定位与权限的“越界”。监考,本是学校分内工作,强制家长监考不仅加重家长负担,更有将学校责任转嫁家长的嫌疑,令人对学校的管理能力产生质疑。
实现高效的家校协作,学校、家长、家委会要各司其职,也要相互体谅、支持。对于学校来说,应坚守教育的主体责任,不能以“一切为了孩子”为由转移压力;家委会则应积极建言献策、协调各方,配合学校工作的同时也维护好学生、家长的合理合法权益。教育不是哪一方的单独任务,唯有厘清边界、彼此尊重、强化沟通,才能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对此,有网友认为要求家长陪餐监考无可厚非。
也有网友认为,家长工作已经十分辛苦,确实分身乏术。
还有许多网友质疑家委会,“搞错方向了”。
此外,有网友呼吁:“其实可以灵活一点。”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央广网综合荔枝新闻、时间视频、四川观察、法治日报、上观新闻、上游新闻等
本期编辑:熊玮 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