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6日消息(记者 宋雪)记者从中国歌剧舞剧院获悉,9月13日至14日,中国歌剧舞剧院重排的经典歌剧《原野》,作为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参演剧目成功亮相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大剧院,并荣获“优秀剧目奖”。一曲曲直抵心耳的灵魂咏叹,唱出了广袤原野上的爱恨情仇,也唱出了这部被誉为“中国歌剧里程碑”之一的经典历久弥新的魅力。
歌剧《原野》改编自文学巨匠曹禺先生的同名话剧,由曹禺之女万方编剧、著名作曲家金湘作曲,著名导演李稻川执导。1987年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演于北京天桥剧场。该剧以青年农民仇虎的复仇与爱情纠葛为线索,通过“炼狱般原野”的意象,展现人性在爱恨交织中的挣扎与觉醒。歌剧剧本继承和延续了曹禺原著精髓,在保留戏剧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潜藏的音乐性,为音乐戏剧性展开提供广阔空间。作曲家金湘提出“歌剧思维”“音乐的戏剧,戏剧的音乐”理论,将民族性、交响性与戏剧性紧密融合,充分运用音乐手段,谱写了多段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刻画人物、塑造结构、展开冲突,赋予作品以巨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2025年,作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中国歌剧舞剧院重排歌剧《原野》并开启全国巡演。本次重排,由朱亚林担任导演,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新一代中青年艺术家毋攀、杨琪、王杨、孙尧、伊泓远、余阳、王佳韵、孙爽等担任主演。为生动展现所处时代的人物命运,他们认真研究文本,反复观摩录像,仔细琢磨唱腔,力求将剧中人物的命运栩栩如生地展现于舞台。
据了解,几十年间,歌剧《原野》荣获了诸多奖项,也培养了剧院多代优秀歌剧演员。此次复排,剧院以“老一辈艺术家传帮带―中青年演员齐挑大梁”的理念,将复排打造为人才摇篮。主要角色实行多组演员并行制,积极调动每位演员的能动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创排,激发专业素养和创造力,为复排注入蓬勃的生命力。
为提升演员的表演功底,剧目进入细排阶段时,特意请回歌剧表演艺术家,曾是歌剧《原野》的主要扮演者万山红、孙毅、赵登营、刘海桃等老师,为演员说戏、排戏。
9月14日上午,在杭州大剧院召开了“一剧一评”专家研讨会,这是中国剧协特别为中国戏剧节设置的环节。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冯俐表示,作为以歌剧为主业之一的国家级艺术院团,剧院对本次歌剧《原野》的重排做了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通过经典剧目传承来持续锻炼演员队伍,打造更多版本推进歌剧艺术走向市场,主动培育扩大歌剧市场和观众群。
中国评剧院原院长、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副会长王亚勋表示,这次演出版本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精巧、精彩、轻便,是为走得动、能巡演、多演出为目的进行的调整。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梅花大奖获得者、评剧表演艺术家冯玉萍指出,舞台上意境深远的制作,实现了舞台艺术的正本清源,回归戏剧本真的同时又把握住了原版的艺术气质和独特审美。国家京剧院原院长、艺术总监,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宋官林认为,此次中国歌剧舞剧院对歌剧《原野》的重排,必将成为《原野》经典性呈现中的重要版本,也将会为中国歌剧的传承与推广提供一份可参考的启示与范本。
本届戏剧节的主题是“传承与创新”。歌剧《原野》经历过岁月洗礼,仍然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中国歌剧舞剧院重新定位其表现形式,创新演出版本,并成功亮相中国戏剧节舞台,不但展现了剧院精湛的表演艺术水准,也展现了国家艺术院团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