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独家 / 正文

晶采观察丨守护数字生活!从细节处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央广独家 2025-09-16 21:01:48

正在刷手机,突然弹出一条不明链接,点不点?在咖啡馆、快餐店,有免费的公共Wi-Fi,连还是不连?别小瞧这些日常中的“小选择”,背后直指一个核心问题:个人信息保护的严重性、危害性以及重要性。因此,数字化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网络安全思维”。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9月15日至21日举办,活动的核心目标之一,便是重点提醒公众警惕当前数字生活中潜藏的各类安全隐患。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11亿人。其中,青少年群体因网络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相对薄弱,成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中的重点关注对象。近期,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破获一起中学生因购买签名小说被骗的案件,警方及时止付挽回全额损失。近年来,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不法分子精准抓住未成年人涉世未深、防范心理较弱的特点,通过利诱、恐吓等多种手段精心设局,不仅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影响,更直接导致其家庭面临财产损失。刚刚提到的这起案件,好在及时止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幸运,当我们在应对网络安全问题时,绝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也不是绝对安全的“避风港”。

在人工智能等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还有一些重要“提醒”分享给各位“冲浪达人”,以下这些“坑”也同样真的不能入!

比如,“山西网警”公号发文提示大家,看到惊人消息,先别急当“转发侠”,让子弹飞一会儿,你的一次理性判断,就是对自己和朋友圈的一次保护。此外,当我们遇到网暴,一定要记得保留证据,截屏、录屏,这些都是维权的重要武器。别忘了,善良和尊重,才是我们冲浪时的“身份标识”、最宝贵的“马甲”。也正如今年网安周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其中道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我们每个人既是网络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网络安全少不了每一个个体的参与和行动。

今年网安周期间,各联合举办部门还将举行主题日活动,其中9月16日为校园日,9月17日为电信日,9月18日为法治日,9月19日为金融日,9月20日为青少年日,9月21日为个人信息保护日。同时,还将组织网络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等宣传普及活动,开展一系列贴近群众,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

网络安全没有“旁观者”,不贪图便宜、不抱有侥幸,从细节处筑牢个人信息与财产的“防护墙”,才能真正享受安全、健康的数字生活。

晶采观察丨守护数字生活!从细节处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晶采观察,下期见!

编审:伍刚

统筹:王薇 赵净 刘娜

记者:王晶

拍摄:沈杰辉

剪辑:徐乐佳(实习)

设计:汤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