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一是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二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三是金融业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四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特别是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央部署,出台了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举措,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
房贷政策调整 每年可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一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同时,也高度关注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
一是科学把握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动态平衡。要在宏观层面把握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动态平衡,坚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源头上促进金融稳定。
二是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在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与2023年初相比,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总体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水平大幅收敛。在金融支持房地产风险化解方面,优化调整首付比、房贷利率等多项政策,并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每年可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在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方面,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综合采取在线修复、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推动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明显压降。
三是有力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外汇市场方面,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面对多变的外部环境,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债券市场方面,债券违约率保持低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资本市场方面,探索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会同证监会创设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不断健全支持资本市场的长效机制。
四是健全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存款保险机制平稳有序运行。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500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十四五”以来,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更加雄厚。
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前10位我国占据6席。大型机构主力军和压舱石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小机构服务当地、特色发展取得实效。全球前50大银行有43家在华设立机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半数已进入中国。金融运行总体稳健,不良贷款、资本充足、偿付能力等主要监管指标稳中向好,均处于“健康区间”,5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应对各类挑战的基础更牢、韧性更强、底气更足。
“十四五”期间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形成。坚持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不断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执法震慑进一步增强,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生态进一步净化。
“十四五”期间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协同发力的稳市机制逐步完善。证监会协同各宏观管理、金融管理、国资部门和相关市场主体加强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有效防范市场大幅波动和系统性风险。“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5年增长超8成 上市公司派发“红包”合计达10.6万亿元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强,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8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资本市场含“科”量上升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资本市场含“科”量在进一步提升,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已经超过1/4,已明显高于银行、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市值前50名公司当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7月末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表示,“十四五”以来,外汇领域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稳步推进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持,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第一,国际收支运行更加稳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涉外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发展,对外经贸呈现多元化格局、韧性增强。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保持在合理区间。跨境双向投融资活跃,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第二,外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服务环境更加优化。支持银行根据企业信用状况,采用相应的便利化措施,业务办理时间大幅缩短。其中,凭指令即可办理业务的企业数较2020年末增长5倍以上。取消贸易外汇收支名录登记等行政许可,外汇局行政许可业务笔数下降超70%。外汇领域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直接投资项下已实现基本可兑换,跨境证券投资形成了以机构投资者制度、互联互通机制、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为主的跨境投资制度安排,跨境债务融资实施全口径宏观审慎管理。我们还统一QFII/RQFII与债券市场直接入市等开放渠道的汇兑规则。推动形成简明统一的资金池政策框架,这个框架已经惠及1000多家跨国集团和1.9万家境内外成员企业。
第三,开放环境下的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在持续深化外汇市场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成功应对多轮次、高强度外部冲击。“十四五”以来破获外汇案件超6100件,有力打击地下钱庄等违法违规活动。外汇市场功能完善、运行稳健、韧性明显增强。
第四,“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我们持续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外汇储备充分发挥了国家经济金融重要“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主编:李天路
记者:吴哲钰、范紫霄、丁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