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独家 / 正文

做客央广网丨托举“流动的中国” 专访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院长谢晓东

央广独家 2025-10-20 11:28:06

央广网北京10月20日消息(记者王晶)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一头关系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托举起“流动的中国”。

本期《做客央广网》邀请到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院长谢晓东,分享“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

做客央广网丨托举“流动的中国”  专访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院长谢晓东

北京西站高铁列车

谈铁路服务变化

――高铁出行已成为百姓崭新的生活方式

如今,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复线率为60.8%,电化率76.2%居世界首位。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8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已建成82%。

具体而言,在《做客央广网》访谈中,谢晓东介绍,铁路网覆盖了99.5%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网覆盖了97.2%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城市间实现一站直达、朝发夕归、夕发朝至。复兴号实现了对31个省份的全覆盖,每天可开行高铁动车组超1万列,单日发送旅客可超1600万人次,高铁出行已成为百姓崭新的生活方式。

铁路因城而兴,城市因路而生。从对经济社会影响看,铁路特别是高铁的发展,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实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铁路特别是高铁的引入,改善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促进了城市间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的高效流动,提升了城市产业和空间的组织效率,带动城市提升了城市区位优势、培育壮大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谢晓东作出如上表示。

不仅如此,铁路深度融合旅游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坐着高铁看中国、火车向着景区开,在重构文旅消费场景的同时为第三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铁路技术装备的转型升级,带动了冶金、机械、橡胶、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谢晓东说道。

在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方面,谢晓东在《做客央广网》时谈到,蒙内铁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批项目投产运营,成为“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通达欧亚37个国家300多座城市,“钢铁驼队”保障着全球供应链稳定安全,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年开行近万列,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1个港口,带动西部地区变身开放前沿,搭建起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商贸交流的重要桥梁。

做客央广网丨托举“流动的中国”  专访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院长谢晓东

浙江金华:高铁飞驰穿过金黄色稻田

谈“十五五”规划

――将更加突出服务高效、绿色低碳等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划之年。据介绍,“十五五”时期,我国铁路发展将从“基本适应”进入“精准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记者了解到,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作为铁路行业规划研究机构,正在积极推进《“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编制研究工作,通过开门问策、问计于民,扎实做好规划研究工作,为推动“十五五”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谢晓东特别强调,规划将更加突出人民满意、服务高效、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开放发展。

其中,在“构建现代化运输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要”方面,深度挖掘和充分释放运能潜力,提升促进经济发展“大动脉”作用。积极探索“四网融合”发展新举措,重点城市群主要城市间城际铁路将形成1-1.5小时交通圈,通勤出行、公交化出行更加便捷顺畅,让城市群、都市圈发展驶入“快车道”。

值得一提的是,谢晓东称,将坚持创新核心地位,为世界铁路发展树立新标杆。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铁路创新发展,推动关键装备核心技术取得进一步突破。高质量开行中欧中亚国际班列,串起国际合作“共赢链”。持续实施铁路“走出去”,为世界铁路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到2030年,铁路将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

做客央广网丨托举“流动的中国”  专访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院长谢晓东

前沿科创成果引领未来产业风向

谈未来科技布局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在铁路发展中至关重要。“十四五”期间,高铁产业链上的“科技范”越来越浓,未来又有怎样的计划和布局?对此,谢晓东称,“十四五”以来,铁路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建设,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复兴号高速列车”等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CR450动车组发布、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超大直径盾构机等一大批“大国重器”有力支撑铁路重大工程建设;12306“技术大脑”持续升级,超8亿用户在便捷服务中感受到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下一步,铁路行业将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着眼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人民群众需求,研究编制好“十五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铁路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