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独家 / 正文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央广独家 2025-11-22 19:37:43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安全带并非“前排专属”,而是每一位乘车人的生命保障。

近日,话题“司机急刹车致23岁男生高位截瘫”冲上热搜,坐车后排要不要系安全带再次成为大家广泛讨论的话题。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男子坐车后排不系安全带

遇意外致高位截瘫

近日,河南郑州一名23岁的男子和朋友出门打车游玩,他坐在后排没有系安全带,车辆行驶途中,司机为了避让前方电动车紧急刹车。后排男子一头撞在前排座椅发生意外,当场脊椎骨折,头部以下失去知觉,确诊高位截瘫,需要长期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此次事故责任该如何划分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李泽瑞律师表示,此类事故的责任划分需围绕三大主体精准判定,并非简单的“单一归责”。

司机与车辆运营方需承担相应安全保障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承运人对乘客的安全负有保障责任。若司机存在疲劳驾驶、超速行驶或操作不当等过错,导致急刹车的必要性存疑,司机需承担主要或全部民事赔偿责任,网约车、出租车所属公司还需承担连带责任;若急刹车属于“紧急避险”情形,如电动车突然横穿道路且无法避让,且司机操作符合规范,则无需担责,赔偿责任应由引发险情的电动车驾驶人承担。李泽瑞强调,无论事故成因如何,司机都有义务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若未履行这一义务,即便刹车本身无过错,也可能因“未尽安全保障义务”承担补充责任。

乘客自身需为未系安全带的行为承担过错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即便乘客对事故发生无直接责任,但如果未系安全带的行为扩大了损害结果,法院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过失相抵”原则,判定乘客自担少部分的民事损失。

第三方责任需根据具体成因判定。若急刹车源于车辆故障,或道路维护不当,则车辆厂家、维修机构或道路管理部门需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从郑州这起事故的核心情节来看,‘未系安全带’这一关键疏忽,是导致损害结果加重的主要原因。”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大家对“后排是否要系安全带”的真实想法

11月22日,央广网发起投票:你坐车后排会系安全带吗?截至目前,有接近45%的网友选择了“不会系”。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总台记者近日走上街头,听听大家对“后排是否要系安全带”的真实想法。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记者发现,绝大多数乘客其实都清楚安全带的重要性,但往往在乘坐后排时只有少部分人会主动或有意识去系好安全带。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属违法行为

实际上,机动车后排乘客应系好安全带并非新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那么,如果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车辆碰撞时多快的速度,多短的距离有可能致命呢?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通过一场专业的碰撞试验,用科学数据给出了直观答案。

高速摄影画面显示,未系安全带的假人在撞击瞬间往前冲,撞向前排座椅及驾驶室区域。不仅自身受到严重伤害,还对其他已系安全带的乘客造成二次撞击。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在可能致死的事故中,规范使用安全带可使车内人员生还率提高60%。具体来看:

驾驶人未系安全带,交通事故死亡率将提高37.7倍;

前排、后排乘客未系安全带,死亡率将分别提高10.6倍和3.1倍。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安全带并非“前排专属”

此次悲剧的发生警示我们:安全带并非“前排专属”,而是每一位乘车人的生命保障。无论坐在哪个位置,“上车就系好安全带”都应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家人、朋友之间要相互提醒;网约车、出租车等营运车辆不仅要语音提示,更要主动督促乘客落实。同时,交管部门也要将后排安全带使用情况纳入常态化执法检查范围,增强约束力。只有个人自觉、社会督促与执法监督共同发力,才能让“系安全带”成为普遍的乘车习惯,让安全带真正系住安全、护住生命。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后排不系安全带的代价太惨痛了”

很多网友都在痛心

一定要记得系安全带!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看丹观察丨坐后排就不用系安全带?这个想法很致命

来源:央广网综合央视新闻、@大参考、网友评论等

记者:费权

本期编辑:程茜 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