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COP30闭幕,中国发挥哪些积极建设性作用,将如何持续推动全球绿色转型?

央广国内 2025-11-23 16:27:1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推迟一天后,于当地时间22日下午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闭幕。COP30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大会闭幕后,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总结本次大会的重要成果。下一步,中国将如何持续推动全球绿色转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当地时间22日下午落下帷幕,成功达成一系列成果。

COP30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 李高: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达成了名为《全球动员:团结协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总体协议,覆盖了减缓、适应、资金、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内容。在当前地缘政治进一步紧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困难挑战的背景下,大会能够达成这样重要的协议,十分不易。

李高表示,成果展现了各缔约方团结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强烈的政治意愿,同时也表明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是世界大势、时代潮流、人心所向。

李高:中国代表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批准的谈判方案,着力发挥影响力和引导力,全力参与本次大会近百个议题的谈判。我们的谈判团队在谈判的过程当中体现了过硬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专业能力、过硬的工作作风,得到了谈判伙伴的高度赞赏。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代表团以多边主义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以推动《巴黎协定》实施为主轴,来推动这个辩论大会取得积极成果。

李高表示,中国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提出搭桥方案、解决方案,化解矛盾、推进共识,推动大会取得成果。

李高:积极支持巴西主席国发挥领导作用,广泛地跟各方积极沟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效和贡献,和我们在多边竞争当中的影响力、引导力和我们的道义感召力都在不断增强。在谈论的过程当中,我们着力推动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这些成果包括本次大会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维护了《巴黎协定》的制度安排,特别是国家自主贡献的制度安排。在中国的积极全力推动下,在气候变化多边竞争当中,第一次纳入了反对单边措施的相关机制。在我们的推动下建立了公正转型的工作机制。我们还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共同努力,推动发达国家进一步提升对发展中国家适应资金的支持,对大会取得成果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高介绍,“力争做得更好”这句话成为贝伦大会的一个流行语,最后写入了这个大会核心的政治文件,这表明,中国的努力方向已变成全球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

李高:在参与辩论大会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是广做各方工作,跟各方积极交流情况,开展双边对话交流,增进了解和推动谈判的进程,推动相互理解。我们的“中国角”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整个COP大会期间,“中国角”是各个国家的国家馆当中最热闹、最受欢迎的,发挥了很好的宣传交流作用。

李高表示,中国是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是国际合作的积极践行者,是全球转型的关键推动者,也是低碳技术的重要贡献者。下一步,将与各方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

李高:下一步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巴黎协定》的全面有效实施,与各方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巴黎协定》十年,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向来推动它走向下一个十年?这次大会达成的重要政治文件,应该说发出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方向不可逆转,多边主义不可动摇,国际合作不能削弱的强烈的政治信号。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成功地把《巴黎协定》的实施推进到下一个十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就。我想这也是值得在整个全球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当中铭记的一个重要成就。

监制 | 陈秉科 柴华

记者 | 耿之倩 朱歆怡

编辑 | 孙欣 李思默 章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