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记者荆诗越)历经七个月的广泛征集,央广网大型文化展演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全国报名通道于今日10时正式关闭,后续评审工作全面展开。据统计,本季活动覆盖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累计吸引超30万名诵读爱好者报名;在“蒲公英之星”选手助力活动的带动下,广大网友用热情和行动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中来,已有57711497人次为喜爱的选手投票;海选作品整体质量较前两季进一步提升,实景诵读、古装诵读选手比例显著增加,彰显了中华经典文化在当代的蓬勃生命力。
今年4月22日,“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再度启航,延续“零门槛、全免费”的公益属性,引导各地全年龄段的诵读爱好者诵出心中的“经典”。奶声学诵《从军行》的天津站小选手张锦煦年仅2岁,成为活动开办以来最年幼报名者;气韵沉雄朗诵《望庐山瀑布》的宁夏站八旬老人王有才,则成为本季最年长选手。活动还吸引到海外友人积极报名,异国面孔用略带口音的中文深情诵出《水调歌头》,传递出中华经典的独特魅力。这种可亲可爱、可听可感的传播方式,让古老诗文在更广泛人群中生根发芽,为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注入质朴的民间活水。

海选报名选手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经典诵读活动走深走实,本季活动的“地方+经典”融合特色愈加鲜明。作为深耕三年的文化品牌,“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已形成成熟的文化赋能模式,成为助力地方经济的强心剂,助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永久魅力的城市“名片”。
在甘肃站,活动特别设立多个市州专场,走进金昌、平凉、兰州等地,深度挖掘地域文化,河西走廊文脉、非遗崆峒武术、水墨丹霞风貌在诵读舞台上被融合展示;吉林・延边站参与者以“声”为桥,开启一场融合边疆风光与朝鲜族风情的文化之旅;新疆・吉木萨尔站对边塞诗这一文化瑰宝进行挖掘与传承,诵北庭故城千古遗韵,扬天山北麓时代新声;还有山西站雄浑的非遗技艺翼城浑身板、厦门站极具特色的闽南语朗诵……这些扎根于地域特色的创新表达,把“读诗”升级为“读城”,构建了经典诵读的“本土化叙事”,使经典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地方经济添了人气,为经典传播添了地气。

新疆・吉木萨尔站展演精彩节目

山西站启动仪式开场舞《黄土地》

甘肃・金昌站启动仪式永昌节子舞

吉林・延边站启动仪式开场舞《祝福延边》
据了解,作为一档全国文化类IP,“中华经典诵读大会”融公益性、民间参与性、专业权威性于一体,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共同建设“书香中国”,赓续中华文脉,在全国掀起“读经典、诵国韵”热潮。前两季活动吸引全国范围内超40万名选手报名参与,全媒体触达突破30亿人次,先后被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生动诠释了“两个结合”的实践伟力,成为新时代全民阅读推广的标杆性文化盛事。
报名虽止,余韵方长。随着报名阶段结束,活动将进入后续全面评审环节,并继续邀请播音老艺术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文化名人等组成评审委员会,为整个活动把关、赋能。各地方站将依实际进行线上或线下评审,团体组由全国组委会统一在线评选。全国总展演也将盛大举行,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展演者将齐聚一堂,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及单项奖亦将逐一揭晓。
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并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战略任务进行专章部署,为未来五年文化建设指明方向。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全国组委会表示,接下来,活动将响应“十五五”规划部署,继续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不断激发全民参与热情,推动中华经典作品“活”在当下、浸润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