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丨木匠手艺里的清白家风

新浪国内新闻 2025-11-27 23:00:14

我的父亲是一位木匠师傅,有着一双好手艺,家里到处堆放着方正、长短不一的木料,空气里满是木头香。父亲常说:“房梁要直,人心要正;木料要实,做事要实。”

一次,同村张大伯的儿子要办喜事,但距婚期仅剩月余,他特意登门恳请父亲帮忙打造成套的新婚家具,再三叮嘱:“李老弟,村里就你手艺精湛,这家具麻烦做得细致周全,到时候儿媳妇娘家人过来,也能体面些。”说着便将一个红包往父亲手里塞,“辛苦你多费心,务必在酒席前赶出来,这点心意你收下。”

父亲连忙将红包推回,语气诚恳却坚定:“哥,邻里乡亲的,你的喜事就是大家的喜事,我本应该尽力相助。该收的工钱我一分不会少要,额外的心意我绝不能收。”他深知一个月打造成套家具难度极大,却不忍扫了大伯的兴,更念及多年邻里情分,便应承下来。

听到这个消息后母亲直着急,忍不住念叨:“一个多月要做这么多件家具,连轴转也不一定来得及,到时候交不了差可怎么好?”父亲看着桌上的鲁班尺,目光笃定:“邻里间遇事相互帮衬是本分,孩子们的终身大事耽误不得。我多熬几个夜、少歇几口气,总能赶出来。”

之后,父亲便一头扎进闷热的木工房。酷暑,他赤着胳膊赶工,汗水不断外渗,却只顾着比对木料,用鲁班尺反复丈量、精准弹线,拉锯刨木的声响日夜不停。

赶工途中,父亲发现一块木料边缘有处细裂,虽不影响使用,却果断锯掉换料,重新制作。“本就时间紧迫,一点点瑕疵并不影响使用,再弄不会耽误工期吗?”我不解地追问。他指着鲁班尺的“吉”字道:“做家具如做人,得干干净净无瑕疵。咱们李家木匠讲究货真价实,不能因赶工糊弄人。”

婚期前一天,衣柜、桌子、梳妆台悉数完工,榫卯严丝合缝,雕花流畅精致。张大伯取家具时赞不绝口,执意要加工钱,父亲坚决回绝:“该收的工钱都已算清,多一分都不能要。孩子们的喜事办得风光,比啥都强。”

这件事之后,父亲的名声在村里更响了,来找他做家具的人越来越多,但无论面对多少诱惑,父亲始终坚守着祖辈传下来的规矩:该收的工钱一分不少,额外的好处分文不取;做活时精益求精,从不糊弄。他常说:“木匠的工具是死的,人心是活的,但规矩不能破。咱们李家的家风,就在这一凿一刨里,在这鲁班尺的刻度里,得一代代传下去,不能在我手里断了。”

如今我成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父亲说的话始终在耳边回响。尽管我未能传承这木匠手艺,但这传承下来的清白家风,让我在纪检监察岗位上始终坚守底线、不越红线,以铁的纪律守护正义、永葆初心。(桂林市象山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