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轻舟一直坚持的东西。2024年2月,轻舟在北京召开的一场媒体会,主题就是“安全”。
轻舟智航在此次上海车展发布了基于单征程6M的端到端城市NOA解决方案。这套方案硬件方面采用1颗激光雷达、11颗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加11颗超声波雷达的配置。
轻舟智航CEO于骞表示,““轻舟智航秉承非常务实的产品态度,不求智能辅助驾驶哪哪都能开,但是要告诉消费者能开的地方都好开,这是我们的产品策略。”
在于骞看来,现阶段智能辅助驾驶还是处于L2的阶段,不管是L2+还是L2++,更多的竞争焦点还是如何提升L2的安全性。
据轻舟方面表示,这是行业首个基于地平线单征程6M芯片实现端到端城市NOA的量产方案,计划2025年实现量产上车。
软件方面,轻舟智航创建的时空联合规划算法,被融入到One Model端到端模型设计中,并在端到端模型中引入安全对齐机制,确保模型在学习和适应驾驶环境时,输出的行为和决策始终符合安全驾驶规范。
应对各种场景时,会从规划出的多个候选轨迹中去对比哪条更加安全合理再执行,比如面对小型障碍物进行绕行,但遇到施工占道就得变道,其中避让的速度和偏移角度都在考虑范围。
得益于端到端模型的使用,轻舟的解决方案大量精简了场景代码,降低了系统延迟,释放了大量CPU资源给到主动安全功能。
轻舟智航方面表示,已经量产交付上车突破60万套。
对于如何定义“大规模量产经验”,于骞认为,“我觉得起码十万、几十万得这样的规模才叫真正的量产验证。规模太小的话,很多问题暴露不出来。我们看到的一些重大事故以及比较难遇到的场景,可能是几千万公里积累出来的,如果没有大规模的交付量,也很难处置不常遇到的conner case场景。”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