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提示
1.中美正式发布联合声明!中美达成关税暂缓协议,相互24%关税90天内暂停实施
2.传国资不再信任哪吒创始团队,曝丰田计划收购哪吒汽车,哪吒丰田均辟谣
3.海信Vidda因发布“米【mei】有屌丝”等文案损害小米声誉,构成商业诋毁
4.京东外卖多家「品质堂食」被曝造假过审上线,此前已被当地监管约谈
5.博主为小米喊冤:SU7 Ultra应卖80万而非50万,让真喜欢它的人买
6.跨境电商平台「考拉海购」全网下架,阿里曾花20亿美元全资收购
7.特斯拉员工公开抗议马斯克:第二天即被开除
8.销量下滑,净利润暴跌超9成!日产汽车扩大裁员至2万人
今日头条
中美正式发布联合声明!中美达成关税暂缓协议,相互24%关税90天内暂停实施
5月12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日内瓦落下帷幕,这场持续48小时的磋商让全球屏息。好消息传来,经贸高层会谈达成实质性进展,双方同意建立常态化磋商机制,并于当日发布联合声明。
其中,美方承诺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相应地,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的34%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24%的关税90天,剩余10%的关税予以保留。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达成的贸易协议,尽管仅是暂时性的措施,但对市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市场对贸易摩擦缓解的情绪乐观。从市场反应来看,声明发布后,各类金融资产出现了显著波动。首先,美元指数在消息发布后迅速上涨,短短几分钟内上涨了0.62%,接近101.00关口。黄金市场则因避险情绪的减弱而出现回调。现货黄金价格一度大幅下跌,最低触及3253.05美元/盎司,跌幅约为2.18%。油价方面,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突破66.00美元/桶,报66.01美元/桶,涨幅达到3.36%。
分析师称,90天的暂停期为双方提供了更多的谈判时间,这有助于缓解即期贸易摩擦,避免进一步升级。其次,虽然当前的协议为短期措施,但长期来看,双方可能会通过进一步的对话与合作,在未来实现更加稳定的经济关系。(无冕财经)
国内资讯
传国资不再信任哪吒创始团队,曝丰田计划收购哪吒汽车,哪吒丰田均辟谣
近日,“哪吒汽车官网和APP断网”冲上热搜,哪吒汽车的困局再发引发关注。据媒体获悉,哪吒汽车的投资人尤其是国资,不再信任哪吒汽车的创始团队。据公开资料显示,哪吒汽车的股东包括国资背景股东、产业资本及战略投资方。其中,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哪吒汽车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3.162%,南宁国资委则是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的重要股东。除了南宁国资,哪吒汽车国资背景的股东中还有江西宜春国资、浙江桐乡国资等。
据悉,入股哪吒汽车前后,大部分股东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不知全貌。哪吒汽车投资人之一周鸿祎在和哪吒原CEO张勇的一次直播中,曾透露出对哪吒汽车财务状况的顾虑。2021年10月,周鸿祎创立的360集团原计划29亿元投资入股哪吒汽车,间接持有哪吒汽车16.594%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但据悉,周鸿祎仅注资19亿,就因哪吒汽车的财务问题,终止后续投资。
去年10月之后,多家政府投资方就哪吒汽车经营状况、营运资金情况、上市进度,以及生产经营资质等重要事项,提出了书面质询。对于上述消息,媒体两次向哪吒汽车和创始人方运舟本人邮件核实,对方未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消息传出丰田汽车正在考虑收购哪吒汽车。随后,针对该传闻,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品牌沟通部部长徐一鸣在朋友圈回应:“这个事吧,真没听说!” 哪吒汽车也回应此消息不实。(Tech星球、快科技)
海信Vidda因发布米“【mei】有屌丝”等文案损害小米声誉,构成商业诋毁,公开声明消除影响
近期,Vidda官微置顶发布了一则声明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声明宣称:2021年11月1日,“Vidda 官方微博”账号发布海报图片,现法院判定图片中“米【mei】有问题”、“米【mei】有屌丝,唯有上帝”、“米【mei】有耍猴,唯有彪霸”、“米【mei】有暴利,唯有让利”、“米【mei】有伪性价比,唯有六边形战士”等语句与小米公司具有明显对应性,易让相关公众认为其中的“米”系指向小米公司,损害了小米公司声誉,构成商业诋毁。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发布本条微博,消除影响。
据了解,Vidda是海信旗下的电视&智能投影品牌,该品牌曾在2021年发布多张海报,文案提到“米有屌丝”“米有耍猴”“米有暴利”“米有伪性价比”,引发外界广泛议论。随后小米公司起诉Vidda,2024年3月,该案一审判决小米胜诉,法院判决聚好看公司在“Vidda 官方微博”账号置顶位置,连续七日刊登声明,就涉案商业诋毁行为为小米公司消除影响,赔偿小米公司经济损失50万元及合理开支5万元,之后Vidda上诉。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一审判决胜诉后,小米法务部还发文公布,随后,还得到了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转发。王化表示:有的碰瓷手段很巧妙,很难心生恶感,甚至乐于互动。有的碰瓷很拙劣,生拉硬搬拉一踩一靠引战博眼球获取流量。(快科技)
京东外卖多家「品质堂食」被曝造假过审上线,此前已被当地监管约谈
5月8日,有福建媒体曝光京东外卖多家“品质堂食”店造假上线,经实地探访发现“品质堂食”根本没堂食,后厨内暗藏卫生间、苍蝇到处飞,有的商家在厨房养猫,甚至出现套用资质上线“幽灵餐厅”的情况。据福州市场监管此前发布的消息,4月23日,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京东外卖平台如何规范网络订餐平台管理召开行政指导座谈会,督促平台落实主体责任,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今年2月,京东高调进入外卖行业,特别强调商家招募只限“品质堂食餐厅”,以品质与差异化搅动外卖市场新格局,引发广泛关注。对于“品质堂食餐厅”这一入驻条件,京东方面曾表示,京东外卖只限“品质堂食餐厅”入驻,通过审核营业执照、审核门店照片、销售人员线下拜访核验等方式确保品质。
不少商家表示在前期推广中,京东外卖推广人员存在误导或者给不符合的商家“支招”的情况。商家利用冒充的门头及堂食照片蒙混过审,有的商家只经营一家门店,但却利用早前未注销的营业执照上线两家店铺。形同虚设的审核机制,甚至出现商家套用资质的“幽灵餐厅”现象。对此,京东外卖平台客服表示,目前主要通过商家通过材料线上审核,后续将加强监管。(大望财讯)
博主为小米喊冤:SU7 Ultra应卖80万而非50万,让真喜欢它的人买
5月12日消息,针对最近小米SU7 Ultra各种负面舆论,有不少博主出面发文,为小米喊冤。有博主称,小米SU7 Ultra发布的时候,雷军就坚持应该卖80万而不是50万,这样可以过滤掉很多人,让真喜欢它的用户购买。
“这款车需要的用户群体是那种一点不差钱,真把它当成玩具的人。这样不管对于保持SU7 Ultra的高逼格,还是减少后期不必要的麻烦都很重要。如果一个经济不宽裕的人,想方设法凑够50万,买了这车,他会把这车看得无比重要,稍微有一点让他不满意的地方他就会很不爽。”有认同该观点的网友直言:“非常赞同,该卖高价的就卖高价,好的产品没必要和一般货色卷,有些产品就是有经济能力的人用的。”
据悉,此前雷军在发布会上官宣小米SU7 Ultra发布,定价52.99万元。而小米SU7 Ultra预售价为81.49万元,也就是说相比预售价,SU7 Ultra降价28.5万元。雷军表示:“我们不觉得高价有面子,而是说这个价值要贵的有道理,要喜欢这辆车的人真的买得起!”(快科技)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更多有关小米的相关内容,欢迎添加微信 xueyin4910 交流分享!)
跨境电商平台「考拉海购」全网下架,阿里曾花20亿美元全资收购
据网友爆料,日前,跨境电商App“考拉海购”已被全网下架,它在2019年9月6日被阿里巴巴以20亿美元全资收购,其前身为网易公司,网易CEO丁磊曾亲自为其站台。据数据显示,“考拉海购”App的iOS版下架时间是2025年3月31日15点,安卓版没有明确下架时间,但在小米应用商店、vivo应用商店、应用宝等平台上,“考拉海购”均处于下架状态。
2019年的考拉海购尚处于巅峰期,其与天猫国际、京东国际、洋码头、苏宁国际、蜜芽等平台皆属于跨界电商领域的“当红辣子鸡”,谁都没想到,它却在最红的时候突然卖给阿里巴巴。于考拉海购而言,大巨头的接盘,很有可能让它背后大树后更上一层楼;于阿里巴巴而言,有了考拉海购的加入,“考拉海购+天猫国际”组合让它在跨界电商领域没有对手。
此前,互联网巨头也频频靠着收购其他独立垂直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来壮大自己,合并或并购在国内的互联网行业乃是常态,比如58同城和赶集网、携程和去哪儿网、美团和大众点评等。(郭静的互联网圈)
美团独投A轮,具身智能公司“自变量机器人”已融资超10亿元
5月12日上午消息,近日具身智能公司“自变量机器人”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美团龙珠跟投。此前,该公司已获得光速光合、君联资本领投的数亿元Pre-A++轮融资,以及由华映资本、云启资本、广发信德投资的数亿元Pre-A+++轮融资。目前,“自变量机器人”已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10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自变量机器人(X Square Robot)成立于2023年12月,聚焦“通用具身大模型”的研发,以真实世界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构建具备精细操作能力的通用机器人。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持续加速全自研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的同步迭代,以及未来多个应用场景的智慧化方案合作和落地。(新浪科技)
4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排名曝光:比亚迪第一、吉利第二,小米28585辆
5月12日,乘联分会发文称,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2025年4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环比下降9.4%;1-4月份累计销量687.2万辆,同比增长7.9%。其中,4月份国内新能源车销量90.5万辆,同比增长33.9%,环比下降8.7%;1-4月份,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为332.4万辆,同比增长35.7%。
2025年4月份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上,比亚迪汽车以268778辆的销量占据第一,吉利汽车和长安汽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销量分别是118813辆、60606辆。此外,新势力品牌当中,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分别位列第六、第七位,小米汽车和零跑汽车位列第九位和第十位。(鞭牛士)(CNMO手机中国)
华为加码人形机器人领域:与优必选科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5月12日,据媒体报道,华为与优必选科技在深圳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华为将依托全栈AI基础设施能力,支持优必选建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并基于场景打造“人形机器人 + 智慧工厂”联合示范方案,开发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包含双足和轮式人形机器人)等方面展开合作。
事实上,华为在机器人领域布局已久,2022年4月,华为与达闼机器人签订合作协议,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2024年6月,华为联合乐聚机器人推出了“夸父”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搭载了华为盘古大模型,具备一定的智能交互能力,可实现识别物品、问答互动等家庭场景应用。
2025年,华为申请的 “一种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 专利公布,能够实现人形机器人双手之间的协同操作,提升双手操作的灵活性和效率。此外,华为在机器人领域还获得了 “四足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四足机器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等多项专利授权,涵盖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感知决策等多个关键领域。(快科技)
唯品会副总裁孙格非即将离职,曾多年掌管商务运营
从多个信源获悉,唯品会副总裁孙格非即将离职。知情人士透露,孙格非由于个人原因辞职,目前正处于休假状态,离职后其动向未明,也有可能会退休。据了解,孙格非于2016年加入唯品会,担任商务副总裁一职,接替时任唯品会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洪美娟负责商务管理工作。
知情人士表示,孙格非主要负责商务中心的管理和运营,直接向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汇报。离职后,她的相关业务由谁接手,唯品会内部暂未确定。在加入唯品会之前,孙格非曾就职于宝洁公司。
2024年4月,孙格非仍以唯品会副总裁的身份出席活动,并在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代表公司发言,介绍了唯品会的品牌战略和全球招商计划。这也是孙格非最后一次公开亮相。(新浪科技)
蚂蚁集团出售4%的“印度支付宝”股份,价值约17亿
北京时间5月12日,根据路透社周一看到的一份条款清单,蚂蚁集团将以2.42亿美元(约合17.51亿元人民币)出售其所持印度支付公司Paytm 4%的股份。Paytm有“印度支付宝”之称。
蚂蚁集团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公司,此次将以每股809.75卢比的价格出售4%的股份,较Paytm周一收盘价折让6.5%。目前尚不清楚买家是谁。条款清单显示,高盛印度证券公司和花旗集团印度环球市场公司将牵头负责此次股份出售事宜。
根据交易所数据,过去两年间,Paytm经历了一连串股份抛售事件,其中包括“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日本软银集团的退出。此前,蚂蚁集团曾在2023年8月将其所持的Paytm 10.3%股份出售给Paytm创始人兼CEO维贾伊·谢卡尔·沙尔马(Vijay Shekhar Sharma),不再是第一大股东。(凤凰网科技)
Kimi入驻小红书,AI大模型从“投流大战”转向内容深耕
近日,月之暗面旗下大模型产品Kimi宣布与小红书达成最新合作,在“小红书·Kimi智能助手”账号中上线对话入口,用户可通过跳转进入对话界面,并一键生成笔记。然而,经实测发现,该入口目前仅作为轻量化的访问渠道存在,与小红书平台其他入口尚未形成深入整合。
早在2024年,小红书就已参与Kimi母公司10亿美元A轮融资,双方曾联合推出“AI新手村”活动。此次上线入口,被视为Kimi在流量焦虑下的又一次落地尝试。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Kimi投流预算收缩至1.5亿元,仅为上季度的约1/3,标志着其从“买量驱动”转向“内容+社区”策略转型。(AIbase)
京东客服回应网传外卖业务进军国外:暂时没有接到通知
5月10日,有网友在日本偶遇刘强东。其身穿猪猪侠白色T恤,后背还印有京东外卖二维码。此前,刘强东因在北京亲自送外卖引发关注,其工服配色撞衫猪猪侠。有网友称刘强东身穿带有京东外卖的二维码,是要将外卖开到国外。
对此,京东客服表示,目前京东外卖配送服务只针对国内,国外配送服务暂时没有接到通知,“我们目前没有接到关于在日本可以点单的通知”“京东外卖目前只在国内”。今年2月京东外卖上线,随后业内打响“外卖大战”。截至4月24日,京东外卖日单量已突破1000万单,覆盖166个城市。(湖北经视)
传iPhone 16多版本降价,苹果中国区官方称目前没有降价通知
5月12日中午消息,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已向渠道商下发了调价通知,苹果iPhone 16 Pro Max所有容量版本降价约1313.06元人民币;而iPhone 16 Pro的128GB版本降价约1445.27元人民币,其他版本同样降价约1300元。而针对此情况,另有媒体走访了部分苹果授权专营门店,其均表示并未接到新的调价通知。
对于上述情况,新浪科技向苹果中国区客服进行咨询,官方客服表示:目前没有降价通知,请以官网价格为准。若有降价,会第一时间同步线下直营店和授权门店。(新浪科技)
国际资讯
特斯拉员工公开抗议马斯克:第二天即被开除
近期,特斯拉公司内部出现了一些员工对CEO埃隆·马斯克的公开抗议事件。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年4月24日,特斯拉员工Matthew LaBrot创建了一个名为“Tesla Employees Against Elon”的网站,公开呼吁公司更换CEO,并称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和行为对特斯拉的品牌和销售产生了负面影响。
LaBrot在网站中提到,马斯克个人品牌的损害已经不可逆转,这给作为特斯拉公众形象的公司带来了负担。他认为,特斯拉目前面临的需求问题并非产品或团队的问题,而是领导层的问题,他还指出,尽管特斯拉的生产状况良好,但需求却在下降,尤其是在美国加州等传统优势市场。
此外,LaBrot还参加了“Tesla Takedown”抗议活动,表达对马斯克的不满,比如他在自己的Cybertruck上喷涂了反马斯克的标语。然而,他在发布网站和参加抗议活动后的第二天即被特斯拉解雇,特斯拉方面称他使用公司资源创建了与公司立场不符的网站,但LaBrot否认了这一指控。(快科技)
前日产CEO锐评老东家:已经奄奄一息,自己早就预见了
5月12日消息,现年71岁的前日产CEO卡洛斯・戈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早就看到了”日产的困境:“我预见到了日产的衰退和联盟的解体。”至于日产出了什么问题,戈恩直言不讳地指出,责任在于公司领导层:“决策太慢了。问题的根源在于日产的管理层。”这位以直言著称的前CEO并没有收敛,他称“公司已经奄奄一息”,并表示日产“不得不向日本的主要竞争对手乞求帮助。”
但与此同时,戈恩认为日产和本田合并所形成的超级公司“没有意义”。去年8月,他表示本田当时计划进行一次“伪装收购”,目的是让本田“主导局面”。现实中的情况是:双方谈判破裂时,本田承认自己并不打算进行平等合并,而是希望将日产变为子公司。“本田提出的方案是将原本计划中的联合控股公司结构改成本田作为母公司,日产作为子公司,具体做法是通过股权交换,本田根据股份转让协议,任命大部分董事及首席执行官。”
戈恩毫不客气地表示,日产与本田的合并尝试简直是“绝望的举措”。他称目前与雷诺的联盟“小而脆弱”,并指出日产已经变得“无聊、平庸且正陷入困境”。据悉,戈恩目前正面临滥用公司资产、洗钱和腐败的指控。(IT之家)
传苹果考虑提高iPhone 17售价,理由已经想好了
5月12日,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苹果正考虑提高今年秋季推出的新款iPhone的售价,并把新功能和设计改进作为涨价的理由。知情人士称,苹果已决意避免出现任何将涨价归因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情况。目前,苹果的大多数设备都是在中国组装的。周一,中美双方同意降低针对彼此的关税。不过,美国此前涵盖智能手机的20%关税仍然保留。
据此前报道,苹果今年秋季发布的新款iPhone将包括一些设计和形态上的变化,其中包括超薄设计。熟悉苹果供应链的知情人士透露,对于苹果利润最为丰厚的高端手机Pro和Pro Max型号,它们的大部分生产工作仍将由中国工厂负责。虽然印度工厂能够生产 Pro型号手机,但印度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能力尚不足以支持像中国那样的大规模量产。
这些高端机型配备了更先进的相机系统和更大电池。投资银行杰富瑞估计,去年在美国售出的大约6500万部iPhone中,大约有3600万到3900万部是Pro或Pro Max高端机型。(凤凰网科技)
马斯克:Grok 3.5“仍太粗糙”,需一周左右打磨
5月12日消息,有网友日前提问“Grok 3.5、GPT-o3 Pro和GTA 6哪个会最先发布?”对此,埃隆・马斯克的 X 账号回复称:“3.5还是有点太粗糙了。还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马斯克曾在4月底表示,Grok 3.5是第一个能够准确回答有关火箭发动机或电化学技术问题的人工智能。马斯克称,Grok是从第一原理推理并得出互联网上根本不存在的答案。据悉,马斯克将其在X平台的昵称更改为“gorklon rust”,头像也进行了修改,大力推广Grok。(IT之家)
销量下滑,净利润暴跌超9成!日产汽车扩大裁员至2万人
5月12日消息,据日媒报道,鉴于业绩持续恶化,日产汽车已敲定计划将在日本国内外追加裁员超过1万人,以重振经营。加上之前的计划,集团整体裁员规模将达到约2万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5%。
日产上月曾预警称,由于计入大额减值损失,其截至3月的财年净亏损可能高达7000亿至7500亿日元(现汇率约合347.49亿至372.31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据了解,日产汽车2024年全球销量为335万辆,尽管全球销量仅微降0.8%,但中国区销量暴跌12.2%(69.7万辆),拖累整体表现。(IT之家)
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