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周盛明 编辑/高莘)
作为一个区域市场,香港年均汽车销量不足4万辆,甚至不及内地一线城市的单月销量。
不过,尽管香港市场的销量潜力有限,但由于其“国际自由港”的独特优势,内地的新能源车企将这里视为实现全球化发展的跳板,各个企业在香港的布局也日益加速。
上半年销量统计:特斯拉夺第一,前六名半席为内地车企
香港运输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香港共登记了18356辆私人电动车。其中,比亚迪占比高达27%,超越特斯拉位居榜首。
此外,上半年香港纯电销量榜前六名中,中国品牌占据半席,吉利、小鹏同样表现亮眼。
具体来看,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在香港的销量为4902辆,显著超越特斯拉的3889辆。据悉,比亚迪上半年在香港最畅销车型为Sealion 07(海狮07),该车为五座中型纯电SUV,于2024年底上市,上半年销量达3676辆,成为销量支柱车型。
此外,宝马今年上半年在香港的销量为1019辆,位列第三;极氪为848辆,位列第四;丰田的纯电动车为781辆,位列第五;小鹏为770辆,位列第六。
香港运输署的数据还显示,香港上半年电动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已经高达68.6%。
政策鼓励,出海跳板
今年6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选择香港作为首届“国际汽车与供应链博览会”举办地。上汽、吉利、广汽、奇瑞等数十家内地整车厂展示了80款车型,其中多数为电动车。这也是香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车展。
香港特首李家超上月在博览会致辞中表示:“香港具备全球资本市场与世界一流的专业服务,有助于内地新能源车企进行海外融资和产品推广。”
根据香港政府于2021年3月17日公布的首份《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香港希望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的燃油及混合动力私人车登记,推动私人交通电动化进程,最终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此,香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比如首次登记税优惠、牌照费优惠、家用充电设施补贴等。与此同时,香港还计划在2027年中期前建成约20万个充电车位。
除了政策上的鼓励,香港也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成为了内地车企出海的“前哨”与“跳板”。
一方面,作为右舵市场,香港成为了内地车企试水其他右舵市场(如东南亚、英国、澳大利亚等)的试炼场,车企也可以在此测试右舵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体验。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此前表示:“小鹏将加快步伐,把自动驾驶技术引入香港。”据悉,小鹏计划于明年在香港推出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车型。
此外,作为国际自由港与资本中心,香港也为内地新能源汽车品牌提供了更国际化的展示平台,不仅能够获取更多的国际曝光,也让全球的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感知技术和设计。
从“东方之珠”到“出海前哨”,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进程中,香港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