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你一定刷到过这场机器人的“狂欢”!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200多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带来了1500余件展品,其中100余款都是首发首秀。从大载重工业机器人展现强大“智造”力量,再到人形机器人熟练叠衣、分拣、搬运,机器人们都在忙着“秀”技能。
这场机器人盛会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因为它是机器人前沿技术的重要展示窗口,更在于这些机器人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有网友留言,“‘整活儿’又‘干活儿’”。有机器人为观众冲泡咖啡,还有机器人在表演“串糖葫芦”“搭积木”……由此可见,机器人正在逐渐走向大众生活的各个场景。渴了,机器人可以为您倒咖啡、斟茶;累了,机器人帮您收拾打扫;无聊了,机器人还可以对话聊天;还有不少机器人正以“多面手”的姿态,深入生产链条的各个环节。
数据显示,我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7.5万套,同比增长37.9%;1-6月累计产量37万套,同比增长35.6%;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147.9万套,同比增长18.3%,1-6月累计产量882.4万套,同比增长25.5%。
这组亮眼数据,正是产业链协同升级的生动注脚。可以说,人形机器人的“破圈”,本质上是新质生产力按下“快进键”的缩影。从大家熟知的春晚舞台上扭秧歌,到马拉松跑道上一决高下,再到格斗赛场上对抗比拼……我国人形机器人在实用性、灵巧性等关键性能上实现重大突破,这不仅展现出机器人产业强劲的增长韧性,更将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蓬勃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会整活”的机器人将“无处不在”,一个以技术突破为引擎、以绿色高效为底色的产业新图景正加速到来。
8月14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也在北京开幕。当这一场场盛会拉开帷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技盛会,更是人机共生的未来预演,是全球机器人领域的交流盛宴。
晶采观察,下期见!
编审:伍刚
统筹:王薇 赵净 刘娜
记者:王晶
拍摄:沈杰辉
剪辑:张嘉懿(实习)
设计:王仁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