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记者 宋雪)“斫玉成华――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2024届结业作品展”开幕式日前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展览作品涵盖中国画、书法、篆刻、书画修复及油画等多个领域,既有传统水墨写意的笔墨淋漓,也有融入写意精神的工笔创作,充分展现了写意画院“以写意精神为主线,多元化发展”的教学特色。
本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管理处、写意画院、文化艺术出版社承办,北京艺研文投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集中呈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访问学者班、名家高研班、创作研修班、专题班师生的近300幅精品力作。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写意画院院长徐福山在致辞中表示,写意精神是中国画的核心灵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写其心、意其神”的艺术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他强调艺术家应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他表示,写意画院将为热爱艺术的学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与学习平台,并寄语学员们在传承中追求勃勃的生命精神,不断追求笔墨的新高度。
导师代表骆MM在致辞中向一年来默默耕耘的全体导师及教职员工致以诚挚感谢,向收获丰硕学习成果的学员们表示热烈祝贺。写意画院自成立以来,秉持开放、高远、旷达且兼容并蓄的办学方针,培养出众多业界领军人才。她以《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孔子“君子不器”等古训,向学员提出三点祝愿:永葆创新精神,“无日不趋新”;博采多学,成长为国家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注重学术积累与文化修养,成为兼具艺术造诣与文化底蕴的文人艺术家。她鼓励师生们以此次展览为起点,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民族与时代的优秀作品。
“古稀霜发一老翁,扬帆起航又秋冬,商海归来书作伴,依然策马啸长风。”学员代表宋秉忠以自作诗开篇,深情回顾了在写意画院的学习历程。作为访问学者班的学员,他分享了自己从商海回归艺术初心的感悟,细数了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全国巡展、发表学术文章、斩获艺术奖项的成长经历。他代表全体学员承诺,将以结业为新起点,带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理念,在守正创新中传承文化根脉。
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副院长任清主持。此前,写意画院已在中国美术馆等地举办“畅神――中国写意画作品展”等全国巡展,并创办《写意画研究》杂志,其教学与创作成果已获得艺术界广泛认可。

展品《oY新篁听泉声》
作者:吴悦石
创作年代:2025年

展品《梅花香接万古魂》
作者:徐福山
创作年代:202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