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故事丨装好“小门牌” 解决“烦心事”

新浪国内新闻 2025-11-18 18:30:17

近日,北流市委第一巡察组再次来到大坡外镇回访,只见昔日“有路无名、有户无号”的街道两旁,如今整齐悬挂着崭新的蓝底白字门牌。“以前没有门牌,生活十分不便,现在有了明确的门牌号,就方便多了。”居民李叔指着自家门口崭新的门牌号,高兴地对前来回访的市委第一巡察组工作人员说道。

此前,该巡察组对大坡外镇开展常规巡察,在街头巷尾走访时,多位居民围拢过来反映:“我们这街上一直没名字,家家户户也没门牌号,太不方便了!”“快递经常送错丢件,送煤气、维修水电的工人也很难找到家门。”“亲戚来了找不到,急得团团转,我们脸上也挂不住。”……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圩镇615户居民共同的烦恼。

“街道无名、门户无号,看似是小问题,实则是影响群众日常出行、社会管理的大难题。”巡察组通过进一步走访核实,梳理出这一问题带来的诸多具体困扰:快递、外卖、信件等无法准确投递,时常出现错投、丢失甚至引发纠纷;亲友来访、急救救援、公共服务等因找不到具体地址而四处打听、延误时间;甚至影响了居民办理户籍、营业执照等正常事务。这一个个具体的“不便”,共同构成了群众心头的“急难愁盼”。

为弄清症结所在,巡察组直接找到大坡外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这项工作牵涉民政、公安、社区等多个方面,历史遗留问题多,职责分工不够清晰,加上专项经费不足,就一直拖了下来……”面对巡察组的质询,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其中的无奈。原来,随着圩镇建设发展、人口聚集,原有的地名管理未能同步跟进,加之部分区域规划调整、职责分工不清等原因,导致街道命名和门牌编制工作长期滞后,形成了历史欠账。

巡察组随即将该问题列为“立行立改”重点事项,及时向镇党委反馈,立即整改。同时,约谈了镇民政、派出所、社区等负责人,督促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推动镇政府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召开专题联席会议,明确由民政办牵头命名、派出所负责编制门牌号、社区配合信息核准与安装的协同工作机制。

在巡察组的持续跟踪督办下,工作专班迅速行动。通过查阅历史档案、征集群众意见、组织居民听证会等方式,科学确定了街道命名方案。随后,依据“尊重历史、顺延规则、便于寻找”的原则,投入专项经费,启动了门牌号的编码、制作与安装工作。巡察组全程监督,不定期抽查进度和质量,确保“每一块门牌都精准对应每一户人家”。

经过数周紧张有序的工作,大坡外镇圩镇所有街巷终于拥有了自己规范的“姓名”,615块崭新的门牌全部安装到位。昔日因“无名”带来的混乱与不便随之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社会管理和清晰便捷的生活体验。(北流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