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独家 / 正文

守护经济安全 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专访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

央广独家 2025-05-14 22:05:42

央广网北京5月14日消息(记者郭佳丽)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变化,经济犯罪对居民生活和社会治安的影响日益凸显。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7.8万起,涉案金额超8000亿元,有力打击了非法集资、网络传销、证券期货犯罪等经济犯罪活动。

近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央广网专访,围绕金融领域“黑灰产”治理、“云养经济”风险防范、“金析为证”技术创新及“护企安商”务实举措等重点工作,全面解读公安经侦部门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中的使命与担当。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始终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不断完善自身职责任务,推动经侦工作整体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贡献经侦力量。

守护经济安全  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专访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

上海建立“蓝鲸”护企工作站,持续优化惠企服务(图片由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提供 央广网发

协同亮剑“黑灰产” 筑牢经济安全防线

今年3月,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召开会议,联合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金融领域代理“维权”“反催收联盟”等黑灰产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严重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危害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此次开展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是公安机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专项工作中,将进一步强化统筹,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同步开展案例警示防范宣传,通过系列可感可及的措施,让群众知晓公安机关打击金融“黑灰产”违法犯罪的信心。

守护经济安全  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专访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

浙江温州经侦民警向市民宣讲普及经济安全知识(图片由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提供 央广网发)

谈及“云养经济”领域非法集资、传销等犯罪活动,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剖析其两大特征。“一是以‘农业+科技’为噱头,虚构农业场景,靠借新还旧‘滚雪球’等方式维持高额收益的骗局;二是网络属性强,依托互联网快速扩散,资金流向隐蔽难追溯。”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公众理性看待“云养经济”,要做到对高额返利不动心、对宣传炒作不盲信、对熟人介绍不盲从,及时举报违法线索。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安经侦部门在参与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依法严打经济犯罪的同时,以建立健全经济犯罪治理联席会商机制和公安机关防范打击经济犯罪多方协作机制为抓手,积极推动“治罪”“治理”并重,推进经济犯罪的源头治理、前端治理和综合治理。

守护经济安全  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专访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

天津市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图片由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提供 央广网发

创新“金析为证”机制 破解新型犯罪证据难题

日前,公安部印发《公安机关资金分析鉴定工作程序规定(试行)》,明确将资金分析鉴定纳入公安机关法定鉴定范畴,“金析为证”工作迈入新的阶段。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金析为证”是“资金分析成果证据转化”的简称,是将资金分析成果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法律实践活动。

为什么开展“金析为证”?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经济犯罪呈现出新情况新特点新规律,对经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特别是利用新业态新技术新手段实施的新型经济犯罪现象愈加突出,对于非接触型网络犯罪、涉众型犯罪、资金密集型犯罪,一些传统的工作方式难以适应当下司法实践工作需要。”

守护经济安全  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专访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

厦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与厦门大学共建“资金分析研究基地”图片由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提供 央广网发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一机制将侦查思维转换为证据思维、诉讼思维,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的工作程序,将资金分析的应用场景从案件侦查延伸至起诉、审判环节,将资金分析成果的用途从辅助侦查办案拓展为刑事诉讼的定案证据,从而打通资金分析应用于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一公里”。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7月提出“金析为证”相关课题以来,公安经侦部门通过深入多地调研、多轮次实务部门研究探讨,在技术建设、制度建设、标准制定、人才培训和机构设置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各地公安经侦部门也都积极响应,总结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在实践中不断推广应用。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安经侦部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出台配套管理办法和有关技术标准,不断推进成果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实践,推动完善刑事诉讼证据体系。

守护经济安全  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专访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

莆田、哈尔滨两地警方为驻黑龙江福建总商会经侦警务联络站揭牌(图片由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提供 央广网发

聚焦“护企安商” 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促进保障高质量发展,2024年1月,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结合公安经侦部门职责任务,推出“便民利企十项工作指引”。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在落实“便民利企十项工作指引”中,深入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扎实做好便民利企工作,最大限度为企业群众纾困解难。

守护经济安全  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专访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

浙江一地“警企会客厅”中,经侦民警强化值守力度,护航企业发展(图片由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提供 央广网发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打击涉企犯罪方面,公安机关始终将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串通投标等涉企经济犯罪作为依法打击重点,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在规范涉企执法方面,严格执行并优化完善有关制度规定,通过开展专项治理、加强日常监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等措施,坚决查纠各类经侦涉企执法突出问题。

在深化部门协作方面,公安经侦部门与全国工商联、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持续加强协作配合,合力推动破解企业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开展防范宣传方面,以接报案立案、跨省办案协作等涉企执法重点领域为切入点开展调研,针对突出问题研究对策建议,推动完善顶层设计。

守护经济安全  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专访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

助企廉政警官在重点企业开展关于企业内部职务犯罪防范的专题讲座图片由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提供 央广网发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称,围绕公安经侦部门推出的“便民利企十项工作指引”,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比如北京经侦建成了全国首家省级公安机关经济犯罪接报案中心,天津多次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上海建立‘蓝鲸’护企工作站,浙江、福建分别打造‘11087・亲清在浙里’‘亲清八闽’等护企服务体系,这些创新性实践都取得了不错效果。”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公安经侦部门将始终以“国家利益所系、人民群众所盼”为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更高水平的打击防范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保驾护航。

时讯快报

5.5亿用户的选择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