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管理责任不能简单转嫁给家长,自愿参与原则的边界也不该被模糊。”
近日,广西百色一女子发视频称,自己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学校家委会强制给家长排班轮值护学岗,自己被迫抱着2个月大的婴儿站岗。事件引发关注,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小学生家长称被迫抱2月大的婴儿站护学岗
5月13日,广西百色一女子发视频称,自己孩子在右江区实验小学上学,学校家委会强制给家长排班轮值“护学岗”,自己被迫抱着2个月大的婴儿站岗。该家长穿着反光背心,背着婴儿在校门口执勤护学岗近40分钟。
5月14日,记者联系到该执勤家长,她表示自己曾在家长群表示无法到岗,但家委会成员称护学岗是老师排的名单,没空就安排家人去。
右江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学校护学岗属家长自愿参加的志愿服务,旨在疏散上学放学时段的交通拥堵。
2023年,百色市教育局曾发布通知称,落实“护学岗”。其中提到,以公安民警为主导,辅警、学校保卫干部、保安员、教职员工、治安积极分子、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为成员设置“护学岗”,重点加强学生上下学时间段学校大门外学生聚集区域的安全保卫措施。
当地教育局通报:责成学校整改
5月15日20时许,百色市右江区教育局发布《关于百色市右江区实验小学“护学岗”相关问题的情况通报》:
右江区实验小学始终遵循家长自愿参与的原则开展“护学岗”值守工作。经核实,该校某班级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因采用简单的轮值模式,且未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人员协调补位工作,导致出现家长带孩子共同值守的情况。
这一现象反映出相关学校班级在工作安排上存在考虑不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目前,我局已责成学校整改,确保类似情况不再发生。
全文如下↓
右江区教育局回应强调,“护学岗”始终遵循家长自愿参与的原则。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家长因故无法到岗时,被要求“安排家人代替”;无人替班,居然要抱着几个月大的婴儿坚持站岗。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的“自愿”成分有多少呢?
类似“护学岗”争议时有发生
《看丹观察》梳理发现,类似“护学岗”争议时有发生。
据媒体2025年4月报道,多位深圳家长在网络留言板上留言,建议取消家长在校门口站岗执勤的义务。对此,深圳多区教育部门作出回应,强调该制度遵循自愿原则,旨在保障学生交通安全。
据2024年10月报道,有武汉市民在城市留言板上建议,取消幼儿园和小学家长“护学岗”。对此,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安全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学校应采取家长自愿的原则,不得强制要求家长参与“护学岗”。(此前报道:家长“护学岗”,有没有比“自愿”更好的选项?)
上下学高峰时段人流车流密集,极易出现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设立“护学岗”、动员社会力量为孩子们增添一重保护,确实有其现实合理性,初衷值得肯定。然而,任何好的机制都需要合理的执行方式相配合。若“自愿参与”变形成“强制摊派”,迫使家长在“顾及孩子在校处境”与“牺牲工作时间、打乱生活节奏”间艰难抉择,这种“伪自愿”的现象,不但会让“护学”沦为形式主义的过场,更可能滋生家校矛盾。
“到底是自愿还是强制?”
有网友表示,“自己也参加过”“看着孩子们安全入校离校很开心”。
还有网友表示,“自愿变味了”“感觉去了也没真起作用”。
家校合作,应当建立在权责明晰、相互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学校的管理责任不能简单转嫁给家长,自愿参与原则的边界也不该被模糊。家委会更应回归沟通协调的本位,而非成为施压工具。让责任各归其位,才能真正发挥家校共育的协同效应,守护孩子们的安全。
来源:央广网综合“右江融媒”公众号、百色市教育局官网、百姓关注、南方都市报、网友评论等
本期编辑:刘尚 关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