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独家 / 正文

晶采观察丨首次!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 带来这些新机遇

央广独家 2025-11-11 22:33:36

近期,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和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聚焦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等5方面,提出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发布后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热议。

在深入解读文件前,我们需先厘清“场景”这一核心概念,其本质是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实现产业化转化所需的“实战训练场”。同时需要明确的是,场景培育和开放并非简单的应用场景搭建,而是一种新型政策工具,更是关键的创新资源。从核心功能来看,它是连接技术与产业、打通研发与市场的重要桥梁。

为何要着力构建这样的“训练场”?以媒体行业为例,早年记者参与发布会时,需依靠纸笔记录核心信息,会后再整理录入电脑;如今,无线麦克风、同声传译系统、智能语音转录等新技术与新产品的落地应用,不仅让记者们的工作流程更便捷高效,也极大丰富了工作手段。试想,若这些新技术缺乏实际应用场景的检验与推广,便难以实现市场普及。现实中,在一些领域也存在类似困境,如创新成果仅停留在实验室或理论层面,难以从“书架”走向市场“货架”。场景的价值在于为这些新兴事物提供关键的应用展示与实践舞台,从而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其快速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

《实施意见》提出很多创新性政策措施。其中,既有高精尖赛道的突破式场景,例如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生物技术在新材料的应用场景等;也有传统产业的转型式场景,如现代种业数字化应用场景。此外,更有民生领域的便民式场景,包括远程医疗、服务机器人等。

具体而言,在“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这一板块下,提出“创新服务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终端服务系统、在线家庭医生药师等应用场景,打造科技助残、家政服务、托育照护、康复医疗、健康服务等相结合的生活服务场景。”接下来,在政策导向下,养老服务也将朝着更智慧、更便捷、更高效的方向持续升级。《实施意见》还提出,加快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推广应用,加强数字演艺、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多业态集成,建设快速通行、预约预订、智能导游、客流管理、虚拟浏览相融合的数字文旅应用场景,相信未来的出游将更加智慧化、沉浸式、个性化。

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和巨大人口规模,由此带来丰富应用场景的显著优势。在此基础上,“5G+”“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北斗+”等应用场景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在当前背景下,我们的场景培育开放工作涉及很多新领域,前不久发布的“人工智能+”行动就强调了人工智能在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领域的应用。

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要注重发掘市场真实需求。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10日举办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让各类主体都能公平高效参与场景培育开放,避免‘拉郎配’”。同时,要注重场景特色化差异化,因地制宜优化推动场景应用,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我也特别注意到,《实施意见》中特别强调了场景开放的主要路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强化场景开放协同共享。支持民营企业主动发掘市场需求,探索拓展新场景。相信在各类经营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场景资源必将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沃土”,助力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晶采观察丨首次!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 带来这些新机遇

晶采观察,下期见!

编审:伍刚

统筹:王薇 赵净 刘娜

记者:王晶

拍摄:沈杰辉 徐乐佳(实习)

剪辑:徐乐佳(实习)

设计:王仁靖